×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一把火燒掉庫克后路,印度供應商「玩火自焚」,蘋果撤離中國沒戲

過人君 2023/03/07

眾所周知,蘋果一直都把很多產品的代加工放在中國,因為中國的制造業是出了名的便宜又實惠,不僅勞動力多,價格還好。但是,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勞動力的成本也在上漲。

于是,蘋果為了節約成本,打算重新尋找新的代工廠所在地,這一次他把目標鎖定在同樣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印度和越南。蘋果將8個工廠撤離,從中國搬到印度!

要知道,現在的印度和越南就像20年前的中國一樣,雖然不發達,但勞動力成本極低。但庫克沒想到的是,印度雖然勞動成本廉價,但做出來的產品品質很低,合格率都不到一半。

眾所所周知,印度是一個態度極其散漫的國家,為此印度人的效率和產能是比不上我國的,所以蘋果也并沒有將所有的工廠都搬去印度。

只是比較低端的產品線搬到了印度,高端的產品制造依舊在中國!

再說了,庫克這次把蘋果的產業鏈搬去印度,首先要解決的還是人員能力和技術低下的問題。如果,蘋果想要順利開展印度生產線,就必須要給印度員工進行上崗培訓。

最主要的是,印度的教育水平偏低,培訓后也不一定能夠生產高端機型。

培訓成本就占了大頭,這些成本當初在中國建廠的時候是不需要的,因為中國的工人教育水平普遍偏高,幾乎很快就能上手所有工作。這就省去了很大一部分的時間和教育成本。

在代工廠建成投產后,還要投入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這些也是印度不具備的。因為印度總體來說人才和技術都是相對比較落后且匱乏的。

甚至于印度的這些工廠,都不能保障正常的用水用電,這些種種問題,所帶來的負面代價就是不能完成訂單。

這些都在無形中加大蘋果把工廠搬遷印度所需要的成本。

然而一把火燒掉庫克的「后路」,蘋果數據線供應商 Foxlink位于印度的工廠突遭大火,設備被大火燒毀了一半以上,損失超1200萬美元,短時間內難以開工。

如果想盡早開工,那就只能產能轉移到別的生產線。反正,Foxlink工廠暫時是歇菜了。

而且,印度的出良率讓人堪憂,只有50%的出良率,這完全就不符合蘋果的生產標準,想要提高良率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印度的工廠不僅良率低,還遭遇了大火,蘋果想搬遷都難。

這一把突如其來的大火,讓蘋果布局印度產業鏈的事情上又平添了許多阻礙。不過,這些似乎并不能阻止蘋果供應商的步伐,很多供應商開啟了赴印建廠的計劃,把重心轉移東南亞。

這些轉移行動有的是蘋果勸說的結果,有些是受到利益差的誘惑。蘋果本以為這次的搬遷會一帆風順,但萬萬沒想到,印度頻頻鬧出幺蛾子,已經打亂了蘋果的生產節奏。

這次,印度供應商「玩火自焚」,蘋果短期內想撤離中國,看來是沒戲了。

蘋果一直以來都追求產業多元化,所以他想轉移工廠也有這部分的原因。不能把產業鏈只放在中國,這不利于它的多元化發展。

在各地建廠,分散產業鏈能夠提高利潤空間,還能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只不過蘋果分散布局行動感覺像是在針對中國一樣,恨不得馬上就把所有的生產線都搬離中國,遷往印度。就連今年要發布的iPhone15系列,庫克都計劃在中國和印度同步生產。

這次搬遷,對于中國和蘋果公司雙方而言,都是不利的。因為蘋果代工廠在中國,給當地解決了大量就業,如果代工廠都搬走,蘋果手機會丟掉十四億人的巨大市場。

而且,印度、越南的人口雖然年輕、雖然廉價,但是整體素質跟中國人沒法比。所以,蘋果代工廠此種遭遇是必然的。但客觀的說,印度的這些問題用不了多久都為改善的,最多半年一年就能克服了。

所以說,蘋果一定會扶持起來國外供應鏈,也一定會替代中國供應鏈。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中國制造業品質一向最好,最穩定,價格卻非常低。品質好價格低是中國出口的最大特點,也正是這個特點,中國的出口制造業才能沖進世界前列。

中國制造業也該提升國內需求了。中國人生產的高品質產品都買去了歐美,中國人自己買到的卻是次品,這樣國內的有錢人只能去歐美買中國制造的產品,被歐美老闆扒去90%的利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