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首次!中國院士倪光南發聲,外媒:800億顆,中企們開始爆發了!

過人君 2023/03/03

隨著國產CPU隊列的逆風上揚,國產CPU領域突飛猛進,擺脫了我們長期無芯片可用的困局。但我們仍然在芯片領域中有諸多的短板,如CPU行列就得需要一個基石「IP提供商」,也就是俗稱的芯片架構。然而這個領域曾被英特爾的X86架構,以及軟銀握在手中的Arm架構所壟斷。

于是在過去的20多年里,我們中國企業CPU研發主要有兩種發展道路,以華為、兆芯等為代表的企業,兼容X86/Arm架構為主流生態;而以龍芯、申威為代表的企業,則基于MIPS和Alpha架構來作為授權。不過,這種狀態終于在2010年的時候被打破,伴隨著RISC-V指令集架構的出現,一舉突破了X86以及Arm壟斷的現狀,逐漸在芯片架構市場上三分天下,自此才給中國企業們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機。

外界曾言:RISC-V芯片架構堪稱為「中國芯片架構」。據悉,在該架構的19個高級會員中,中國芯片企業就占據了12個名額,并且對于RISC-V架構的貢獻也是中企最多,在去年的7月份,中企就貢獻了50億顆的數量占據總數的一半。毫不夸張的說,RISC-V架構能夠坐穩現在三分天下的位置,幾乎全靠在中國市場上的大力推動。 對此,就連倪光南院士都表示:在具備不受壟斷限制并且自主可控的優勢下,RISC-V架構值得被中國芯片廠商們聚焦。

然而RISC-V架構還是有一個不得不說的短板,那就是缺乏生態標準。但這個短板如今正在被快速推進中,據相關信息報道,RISC-V生態大會已經正式召開, 而這也是國際芯片架構標準中歷史上首次由中國的企業們牽頭建設。并且,行業預估在2025年該架構的處理器出貨量將突破800億顆。而后,倪光南院士再次發聲:國產的芯片企業將會有更多的產業生態聚焦于這個架構當中。顯然,在打破該架構短板走上的一個關鍵的時刻下,推動該生態的上下游標準統一有利于今后更長遠的發展的前景被倪光南院士看好。

似乎是800億顆芯片出貨量的預測數據有些讓人震撼,外媒直言:中企們要開始爆發了。 實際上去年的時候,英媒就指出中國的芯片行業已經在大力聚焦對RISC-V架構的研發,他們已具備了挑戰ARM的實力。然而現實很殘酷,那個時候的我們還未具備這種實力,畢竟Arm的陣營很強大,且RISC-V架構還有生態上的短板,基于華為被限的陰影下,Arm架構霸占市場的地位依舊讓人擔憂。但現如今,中國企業首次推動生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做好了打破Arm以及X86架構壟斷的局面,這和外媒口中的爆發不謀而合。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企加入到該陣營當中,出貨量持續提升下我們主導該架構的話語權就越來越大,最關鍵的是這可以直接繞開影響力頗大的Arm,降低了我們在芯片上受限制的風險。這樣來看,倪光南院士當初不斷呼吁我們要抓穩這個新架構的機遇真的很有先見之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