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華為正式發布了2022年的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營收6432億元,同比增長0.9%,而凈利潤356億元,利潤下降68.7%。
CFO孟晚舟表示,截止至年底,華為凈現金1763億元,足夠支撐未來幾年的投入。
不過說真的,從營收來看,華為確實穩住了,但從利潤來看,華為并沒有穩住。從幾大業務的營收來看,華為的困難日子還沒有過完。
首先說總體情況,如下圖所示,這是華為最近5年以來的營收、利潤以及利潤率情況,我們可以看到2022年雖然營收穩住了,但利潤、營收利潤率是最低的。
其次,我們再看看具體的業務營收情況,我們發現終端業務還在下滑,從2021年的2434億,變成了2145億元。
終端業務是指什麼?主要就是指手機、手環、手表、平板、電腦這些業務,很明顯雖然余承東說華為手機要王者歸來,但事實上并沒有歸來,2022年沒有穩住。
而運營商業務,也就是4G/5G等業務,算是穩住了,不過現在運營商的網絡建設,進入緩慢階段,5G不會再像前兩年那樣激進了,所以2023年也難講。
企業業務稍有增長,這一塊是華為的亮點,也會是2023年的重點。這一塊涉及的非常廣,包括面向政府、交通、能源及制造的行業解決方案,也有基于煤炭、港口、園區等場景化解決方案等。
從以上數據能夠看出來,目前華為是運營商業務是基本盤,企業業務是增長點,而終端業務還在下滑,沒有穩定下來。
但與此同時,由于美國的打壓,華為要投入更多的研發成本,來進行自研和國產替代,因為以往能夠輕易買到的美國元件/軟件,現在都買不到的。
于是我們看到華為去年的研發投入創新高,去年研發投入高達1615億元,占營收的比例高達25.1%,應該也是史上之最了。
總結起來說,那就是目前運營商業務難以增長,企業業務由于基礎并不是特別高,所以增長值也不會非常大,終端業務還在下滑。
但與此同時,為了探索更多的新業務,為了國產替代,華為花錢則變的更多了,研發投入也高了,故而我認為華為的困難日子,還沒有過完,接下來依然要勒緊腰帶。
所以正如孟晚舟所言:「面向未來,我們有壓力,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