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台積電重啟大陸工廠,拿下1000億枚芯片大單!中芯國際賭輸了?

過人君 2023/02/21

眾所周知,老美對我們半導體事業的遏制達到了一個高峰。近幾年的制裁可以說是節節升高,從芯片法案到三方協議,再到更大的亞洲包圍圈(美 日 韓 ),最后就是華為和中芯國際。我們像被圈禁起來的鳥兒無法飛翔,老美還在旁邊拍手叫好。

但這些其實只是表象,實際上,我國已經開始走出自己的路線,并且還在努力前進。物極必反的道理是正確的,我們正在極限高壓下不斷蛻變,勢必要闖出我們自己的一片天。

根據最新的報道和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年中,我國企業累計砍掉訂單970億顆芯片,差不多就是每個月砍掉80億顆芯片,這樣迅速的動作讓人可以說是猝不及防。

但是你再看看以出口為主的美國的芯片企業,可以說是迎來了行業上的凜冬和滑鐵盧。利潤下跌、支出削減,裁員潮也接二連三的發生。許多員工和老闆頂不住壓力,開始上街游行或者公開抨擊政府的所作所為。用慘不忍睹和不忍直視來形容,都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而且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加工廠,台積電也并沒有全身而退、毫發無傷。自從失去了國內的訂單,比如華為公司以后,台積電的客戶基本上全部都是美企。如今,高通、蘋果、英偉達等巨頭公司先后紛紛暴雷,為了自己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它們選擇賠款違約、大量砍單。可以這樣說,台積電目前的日子也過得非常的艱難,四面楚歌的情況也是不遠了。

而且,據相關消息,台積電投入重金的產線的利用率越來越低,為了挽回些許損失,于是開始鼓勵員工休假不上班。閑置下來的設備自然讓台積電損失慘重,再加上訂單的暴跌,就連股神巴菲特也開始拋售還沒熱乎的台積電股票,讓人不由得感慨,「屋漏偏逢連夜雨」。

在這樣的嚴峻的情況下,為了挽回自己的損失和注定的敗局,台積電開始準備重啟位于南京工廠,并且光速拿下超1000億顆高智能汽車的的巨大訂單,看樣子是要滿血復活的架勢。

消息一流出,很多人紛紛站隊台積電,放言中芯國際輸得一塌糊涂,毫無翻身可能。因為前期中芯國際已經在大陸內多地建立了成熟的28nm芯片工廠,但是從能效來看還是台積電更加先進和老道。台積電滿血復活的開始,就是在給中芯國際一個下馬威,中芯國際與台積電,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峽谷相遇。

眾所周知,在高端芯片領域范圍內,我國一直被美國卡的死死的。為了阻止我們的發展,他們還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使上了不少的手段。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短時間內還無法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再加上台積電的種種行為,我們想闖出一片天,還是有些難度。

芯片的制造與發展,無論對于哪一個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何況在大數據時代,沒有芯片就相當于沒有出路。芯片就是發展的基石,也是未來的指路標。雖然我們尚且趕不上美國的步伐,仍然有一些差距,但是我們前進的速度,已經把很多國家都甩到一邊了。

確實,台積電的總體實力確確實實比中芯國際強很多,但是不代表前者就可以永遠的碾壓后者、后者不能後來居上。據相關數據與報道顯示,中芯國際在芯片上的成熟工藝,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的梯隊,在芯片制造方面完全不輸給台積電。

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是,自從華為被強制卡脖子和打壓之后,國內市場就徹徹底底的放下了所謂的解封幻想,轉而去主動的與國企合作,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可以這麼說的是,中芯國際背后有我國整個市場的支持,還有國家的力量為后盾。

你再去看支持選擇美國、又奔赴美國建廠的台積電。隨著美國一項又一項不合理的措施的施行,它的同盟圈子也開始出現了分崩離析之態勢。不只是我們不買賬,日本、韓國、歐盟,都開始了自己的反對措施。這次不只是要解除同盟,更多的是要減輕對美國的依賴,實現自主化。

大家捫心自問一下,眾叛親離和眾志成城的兩個陣營,到底誰會贏?大家心中都是有答案的,這是不必說的。

其實不管是台積電還是中芯國際,說到底,都是我們自己的成熟的半導體生產企業。也就是說未來的成熟市場,將會是我們的天下。

不論怎麼樣,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我們都非常希望我國的半導體行業能早日實現自主化,不再依賴依附于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過去的很多事情都向我們說明了一個現實,那就是打擊打壓越大,我們的反抗越強。我們是越挫越勇、越戰越強的人,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打敗。

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越來越強大,不讓我們再受外面人的氣。希望我們的科技可以越來越頂尖,不讓我們再被誰鉗制。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