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中國芯」被現實打臉,5700多家芯企倒閉,外媒:高估了中企

過人君 2023/02/25

中國芯片市場龐大,很多國外供應商都會參與中國市場布局,瓜分市場大蛋糕。何止是國外公司,國內廠商也在大浪淘沙。基于國家對集成電路的支持,會提供一些補貼優惠。

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國內成立的芯片企業呈井噴式增長。不過當熱度退去,又呈現了另一番局面。去年5700多家芯片企業倒閉,反映了造芯的現實。

過去幾年,全球芯片行業遭遇了缺芯風波。雖然在2022年期間,芯片緊缺的問題得到了緩解,但還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造芯熱潮。

試想一下,當一顆普通芯片能從十幾元賣到上百元,當芯片的需求量數以千億計,這樣一個市場缺口,會讓很多人動心。

芯片制造商加大產能,芯片設計廠商迎來海量的訂單。再加上芯片規則的存在讓自主造芯成為了一大熱門,就這樣國內成立的芯片公司呈井噴式增長。

2011年,國內注冊成立與芯片相關的公司只有1180家,可是到了十年后也就是2020年,成立的芯片公司多達21749家。同比2019年增長了14876家。到了2021年之后,增長勢頭同樣迅猛,同比增長超幾十倍。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參與的人越多,希望的火苗就越大。若這些公司都能在芯片行業內發揮各自的力量,聚焦人才資源,在芯片行業各個細分領域展開布局,相信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然而火焰的旺盛是需要能量維持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漲的火焰也有可能降低勢頭。「中國芯」被現實打臉,造芯的火熱退去之后,呈現了另一番局面。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注銷,吊銷的芯片企業數量為5746家,比2021年的3420家增長了2326家。對比這幾年芯片企業成立,注銷的數據來看,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有外媒表示,看來是高估了中企。

其實在芯片行業的大浪淘沙之下,這些都屬于正常現象。

首先要明白芯片行業是有門檻的。別的不說,單單是做芯片設計就得解決不少問題。大多數人以為芯片設計和使用CAD ,Photoshop軟件一樣,在電腦上編寫圖稿,修改圖片等。

并沒有那麼簡單,芯片設計需要用到專門的EDA工業軟件,這個需要專門的授權。還要得到芯片架構的支持,這個也需要授權。有了授權之后,如何設定芯片的功能模塊,線路區間和排版布控等等又是復雜的工作。

新公司從無到有,要想迅速設計出一款芯片,正常情況下都要一到兩年,如果是大企業或者有龐大的資本背景,或許能縮短時間周期。芯片設計尚且如此,更別說復雜異常的芯片制造了。

光是采購一台普通半導體設備就得花費成百,上千萬元,入局是有門檻的。如果覺得成立芯片公司就能獲得補貼資助,走走過場,還不如提早改換出路。

其次芯片市場遭遇需求下滑,造芯熱度降低了。

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1%,這樣的出貨水平幾乎是近十年最低水平。而消費者不買手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手機的耐用性非常高,使用三年以上沒有問題。還有手機產品的創新程度有限,換機沒有太大的必要。

總之在各種原因下,智能手機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賣不動了,進而引起芯片出貨量的大幅下滑。

需求決定市場,沒有了需求市場還能保持較高的熱度嗎?除去一些汽車芯片,人工智能汽車等熱門行業,其余的高端芯片市場都遭遇需求下滑,降低了造芯熱度。

所以那些想獲得需求紅利的人打錯算盤了,如果只是想獲得一時的利益,而沒有真正想從事芯片行業的心,只會半途而廢。

芯片看起來只有小小一顆,智能手機搭載的高端SOC只有指甲蓋大小,卻凝聚了全球最頂級的科技。各國供應商用了幾十年的艱苦研發,積累了深厚的底蘊才走到這一步,不是說成立一家芯片公司就能改變所有的。

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果能堅持下來自然是最好。若無法堅持,那麼在大浪淘沙的芯片行業中,把市場機會,產業資源留給需要的人,也是一件正確的選擇。只希望入局芯片行業的人,能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在遙遠的未來,綻放光彩。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