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因為老美520億美元補貼的事情,三星、英特爾、台積電是鬧得沸沸揚揚, 甚至一度出現了「要是補貼不到位,那麼他們可能考慮推遲建廠的計劃」相關態度。
實際上,在綜合的補貼上老美一共打算拿出至少760億美元的撥款,用于相關的補貼。而這一場投資被稱為半導體歷史上較大的一個投資,足以見得美半導體想要把芯片制造重新搬回本土的決心。當然,這些在美建立工廠的可不關注這些,他們更為關注的是這補貼能不能到自己的手中。
只不過現在出現了一個比補貼更加嚴重的問題,就在近日美媒指出了美半導體扶持芯片本土發展的兩個問題,其一:他們就算砸進了760億美元還是免不了在先進工藝芯片上依賴台積電等廠商。其二:芯片廠商們的不斷擴產在創造不同崗位的同時,也更加透露他們的短板那就是技術職位上人才的短缺。
坦誠來說,美媒點出的這兩個問題很關鍵,在赴美建廠的廠商中,台積電是已經明確的表示了自己的態度,建立5nm的生產線,甚至計劃在未來建立3nm的生產線,但是最先進的工藝台積電是不可能放在美地區的。
而據數據顯示,全球先進芯片有90%都來自于台積電本地區。至于三星,尚未透露在美芯片工廠建立工廠的工藝產能。還有一個英特爾,雖然也在緊趕慢趕的研究3nm芯片,但研究歸研究,建廠計劃要正式投入到生產也需要一定的年限,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700多億美元的補貼達不到多好的效果,最多能將美半導體供應鏈平衡點提高。
而對于人才這一各大半導體行業的大挑戰來說,美半導體也難逃。 當下,為了填補這個領域中人才的空缺,英特爾已經投資一億美元來促進大學、小學和其余的技術教育培訓和研究。
但芯片生產這個行業是一個急需人才競爭的時候,英特爾此舉也是「遠水」解不了美半導體當下面臨的問題。
那麼鐵了心都要將美本土芯片制造業更上一層樓的美半導體該怎麼辦? 用好聽一點的話來說就是——用手段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有才華的人才。用不好聽的話來說就是從別人的企業「搶」現成的人才。從個人角度而言,美媒所釋放的信號就是如此。
一旦如此,三星和台積電或遭殃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早在他們宣布要在美建立工廠的時候, 美CSET就公開表明:他們的人才缺口很大,而美本土半導體人才不足,需要從海外引進3000多名的海外人才,而他們希望這些人才都來自于三星、台積電等大廠。
顯然,在那個時候開始他們就將彌補人才缺口的主意打到了三星和台積電的頭上,現在又到了進一步推進芯片補貼實施的關鍵時刻,人才空缺更加著急,不排除他們會將想法再次打在三星和台積電頭上,而一旦如此這兩家企業或遭殃了。
要知道,任正非早就說過技術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連人都沒有了,他們又拿什麼去競爭呢?不過凡事不能那麼悲觀,張忠謀曾說過美半導體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供應鏈不完善。所以,就算是得到了人才,本身的環境受限下,這700多億美元補貼也難成美半導體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