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以及帶領台積電走上輝煌的靈魂領導者,依然對台積電有著重要的影響,還不斷出席重要活動,為台積電發展發聲。
近日,張忠謀和《芯片戰爭》的作者米勒,一同接受了台媒《天下雜志》采訪,談論了全球芯片行業的一些重要問題。台積電張忠謀再次發聲,透露了兩個重要信息!
第一,支持美對華芯片管制,認為大陸會成為獨立派系。米勒的《芯片戰爭》一書主要講述了全球芯片行業的崛起,美國的芯片優勢正在下滑,中國正在快速地發展。
因此,在他們的訪談過程中,避免不了要談到美方一直在實施的芯片出口管制。我們知道,從對華為實施芯片禁令開始,美方一直在不斷加碼對我們的芯片限制措施。
之前,張忠謀對此從未有過相關表態。那麼,張忠謀對芯片限制會是什麼態度呢?
當談到美方出台一系列政策以遏制中國大陸芯片發展時,張忠謀直接表示:我對這點沒什麼意見,甚至說我支持這樣的方向,這能使中國大陸發展芯片的腳步緩下來。
張忠謀還表示,中國大陸的技術起碼落后于台灣五、六年。還認同米勒的看法,未來五年或十年半導體供應鏈會兩極分化,會出現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兩個派系。
這下張忠謀不裝了,徹底暴露了真實想法。其實,他的私心還是在為台積電考慮。
張忠度為什麼會支持美方對我們實施芯片限制,實際上跟美方的想法基本一致,那就是不太自信了,擔心我們芯片的快速發展,會讓他們如今的芯片優勢和地位喪失。
這也側面反映出了我們的芯片雖然還有差距,但發展潛力很大。連張忠謀都開始擔心了,這其實跟以前台積電起訴中芯國際的想法一樣,不想看到我們芯片發展起來。
張忠謀跟張汝京不一樣,張汝京才是真正為中國芯考慮,為此付出半生精力的人。
第二,再次表示全球化已死,台積電想要尋求微妙平衡。如今,現在的中芯國際已經不同以往,台積電不能再直接針對中芯國際,于是轉而支持美方實施芯片限制了。
雖然台積電如今還是晶圓代工行業的全球第一,獨占了近60%的代工份額,并且芯片制程已經實現3nm量產,而中芯國際公開量產也只有14nm,目前的差距還很大。
但如果不是美方限制,恐怕就不是這個局面了,有可能已經實現7nm或5nm量產。
張忠謀最擔心的就是中芯國際請到了梁孟松,他很明白梁孟松的實力,之前出走就讓三星技術超過台積電,然后台積電通過起訴把梁孟松從三星逼走,台積電才領先。
梁孟松到中芯國際后,三年時間實現了28nm到7nm五個世代的技術突破,并且5nm和3nm已經開始研發,若不是美方阻撓了ASML出售EUV,恐怕情況就不一樣了。
但張忠謀雖然說支持美方芯片限制,但同時也擔心台積電會因為芯片限制受到影響。
張忠謀在訪談中,再次提到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也瀕臨死亡。因為美方不只是進行芯片限制,還要把芯片生產移回美國,而台積電就成為關鍵,必須跟隨美方步伐。
但張忠謀很明白這不會有好的結果,因為美方各項成本太高。為此,張忠謀表示,美方已不適合發展芯片制造,供應鏈、工作文化、人才、成本等方面都已沒有優勢。
張忠謀還特別指出,英特爾重啟芯片代工也不行,因為美方根本沒有配套的供應鏈。
張忠謀也知道,美方對台積電有所提防,并且美方前高官就透露,關鍵時刻美方會直接摧毀台積電。如今,台積電去美、歐、日等地建廠,就是想從中尋求微妙平衡。
其實,張忠謀的整體意思就是,不想我們芯片發展超過他們,也不想美方逼迫台積電遷移,想給台積電尋求出路。不過,張忠謀等于是在玩火,結果只會是玩火自焚。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芯片發展絕不能寄希望于台積電,要堅持打造自主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