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反轉來的太快了!中國、歐洲開始「抱團」取暖?美芯片計劃落空

白昼之梦 2023/04/28

對于科技企業而言,芯片就是企業的 「命脈」,也是國家的 根基

一旦芯片被「卡脖」,就會對企業或國家的科技、經濟等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一直以來,西方國家在芯片領域扮演著「霸主」角色,技術實力強勁,本土芯片企業也賺得盆滿缽滿。事實上,各國企業各取所需,分工協作,也能實現雙贏。但為了阻止華為等中企的發展,老美打破了半導體行業的平衡,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為了阻止「中國芯」崛起,扶持本土芯片制造業,老美拿出了520億美元的補貼政策,吸引了不少世界頂尖的芯片制造企業赴美,且同時不斷對歐洲、日韓等企業施壓,斷了這些國家和中國市場的生意往來。 很顯然,老美全盤計劃的最終受益者,只是美企罷了,并沒有理會盟友的「死活」。

經歷了3年多的掙扎,盟友們終于醒悟了,繼台積電、三星等態度轉變后,中國、歐洲也開始「抱團」取暖,美芯片計劃或落空。 被比爾蓋茨說準了,拜登的做法會惹「眾怒」,反而打草驚蛇,加快了中國擁有偉大芯片的速度,得不償失。

在法國總統、巴西總統結束中國行后,中、歐的關系就出現了緩和。 馬克龍拜訪中國的時候,一天時間發了31條消息,多次強調「中法友誼」。而巴西總統也造訪了華為上海研發中心,打破了和華為的「門禁」。

值的一提的是,歐洲也通過了全新的芯片法案,將會拿出430億歐元,全力扶持本土芯片發展。和美芯片法案「打擂台」。 從歐洲的態度就能看出來,歐洲各國已經不再愿意被美牽著鼻子走了,擁有自己的芯片技術,建立自己的芯片制造產業群,也成為歐盟的首要目標

之所以說中國、歐洲「抱團」取暖,并不意味著,中國要加快「去美化」,轉而依賴歐盟。只是因為,中、歐在芯片發展方面,擁有了共同的目標,且態度已經相當明顯了。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凡是以「去美化」為目標的國家和企業,都能稱之為「朋友」。

但俗話說的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在經歷了3年的打壓后,中企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再對任何外企或國家抱有幻想,靠人不如靠己。就算擁有共同的目標,也要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盡可能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可否認,合作才能共贏,但在核心技術方面,是不可能分享的。核心技術就代表了企業或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唯有手中有「糧」,才能獲得尊重和認可,所以說,中企目前的首要任務依然是加快自研,爭取早日實現芯片的自給自足。美芯片計劃落空,恰好給了中企反擊的機會。很顯然,科技霸權是走不通的。

話說回來,中國科技起步較晚,但這并不影響中企的技術創新和技術研發,只要拳頭夠硬,能夠腳踏實地,「中國芯」也將成為中國科技的新名片,徹底打出去!如同中國航空一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