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外媒:中芯國際略勝一籌

過人君 2023/05/03

隨著芯片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芯片制造成了各地關注的重點。張忠謀恐怕沒想到,台積電會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擁有半數以上市場份額,但也因此陷入漩渦。

台積電的份額是全球第二名三星的3倍以上,是第五名中芯國際的10倍以上,可見實力有多厲害。不過,形勢開始變化,近日台積電突然官宣,中芯國際開始行動了!

台積電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重點發展先進制程,生產了全球90%的10nm以下先進制程芯片,因為制造技術領先,且工藝穩定、良率較高,獲得了較多客戶。

之前,華為的麒麟等高端芯片就選擇台積電代工,成為其第二大客戶。蘋果之前芯片由三星代工,後來轉到台積電,成為其第一大客戶,之后再也沒讓三星代工芯片。

高通、英偉達等不少訂單也轉到台積電,AMD、英偉達、聯發科等都是台積電客戶。

然而,隨著台積電芯片產能的不斷提升,美方的芯片產能卻不斷下降,之前曾占全球的37%左右,如今已經下滑到12%,所以導致很多美芯片供應商制造依賴外部。

于是,美方開始干涉芯片行業,一方面修改芯片規則,另一方面出台芯片法案,拿出520億美元補貼,邀請台積電等去美建廠。因此,台積電開始受到兩方面的影響。

結果就是,台積電客戶占比發生傾斜,美企占比不斷提升,大陸企業占比出現下滑。

據統計顯示,台積電2022年度最大的營收來源來自美國市場,所占比重已經上升到了65.96%。我國大陸市場雖然還是台積電第二營收來源,但占比已下滑到10.82%。

這也是為什麼,因為美方規則,台積電停止華為芯片代工后,劉德音表示訂單很快會補上,大陸市場不太重要的原因。然而,劉德音似乎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全球70%的芯片生產后都會到大陸走一圈。

以2022為例,全球芯片市場規模約為6000億美元左右,我國進口金額為4156億美元,占比約為69.3%。當然,這其中一大部分用于電子制造,做出成品后再出口。

因為我們大陸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基地,生產了全球80%以上的手機、90%以上的筆記本電腦等,像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商富士康就在大陸發展壯大的。

所以才說,全球約70%的芯片都會到大陸走一圈,台積電生產的芯片當然也不例外。

台積電雖然80%左右的客戶為美企,美企芯片出貨量也占到全球整體的50%左右,但其中很大部分要出口到大陸的市場。因此,台積電自然也會受到大陸市場的影響。

近日消息傳來,我國芯片進口數量繼續下滑,去年減少進口970億顆,今年前3個月又減少321億顆,共計減少進口數量達到1291億顆,美企和台積電自然受影響。

所以台積電業績不再上漲,近日公布一季度財報,營收和凈利潤都出現了同比下滑。

台積電近年來業績猛增的趨勢停止了,因為蘋果、高通、英特爾等大客戶出現庫存積壓等問題,紛紛削減芯片訂單。于是,台積電突然官宣,全面放緩在建擴產項目。

因此,台積電開始縮衣節食,漲薪幅度也大幅縮減,ASML的光刻機訂單也減少了。

跟台積電不同的是,我們的中芯國際非但沒有削減資本支出,反而繼續加大了擴產力度,前段時間傳出的中芯京城因瓶頸設備推遲,近日對外宣布下半年將實現量產。

台積電叫停了高雄廠28nm項目,中芯國際卻大力推進28nm擴產,原因就是背后有強大的市場支持,28nm制程是成本和性能的絕佳平衡點,也是市場需求最大的。

台積電重點發展先進制程,後來也開始重視成熟制程,但忽略大陸市場的重要,結果只能開始過苦日子了。而中芯國際提前布局28nm,算是略勝一籌,差距縮短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