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赴美建廠出現變數,台積電公開「唱反調」,外媒:急了!

過人君 2023/02/18

半導體領域,雖然老美在技術方面有先發優勢,但芯片產業鏈冗長,老美只是將利潤高的研發環節放在了國內,耗費資源,利潤較低的制造行業放在了海外。老美與華為周旋了一年多依舊安然無事的,這讓老美發現,「代工一哥」台積電在整個芯片產業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扶持本土芯片制造業,老美針對台積電展開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要求限定期限內交出核心機密文件,如果不服從,哼哼,工具箱里什麼工具都有。而為實現對制造技術的收攏,老美通過百億美元補貼這種「利誘」的方式邀請台積電赴美建廠,台積電不得不配合老美的科技霸權,在台積電赴美建廠的「移機典禮」上, 除了5nm晶圓廠之外,台積電還宣布擴大投資規模,在美另建一座3nm晶圓廠。

張忠謀公開唱反調

然而,近段時間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公然對老美唱反調稱「 美國認為他可以通錢來快速進入芯片市場,這太天真了!」這不僅是張忠謀對赴美建廠戰略布局的不滿,同時也是間接對老美的嘲諷,發泄下一下內心對赴美建廠不滿的情緒。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張忠謀其實一開始就不同意赴美建廠,因為不完善的產業鏈將會導致成本提升50%,最終答應赴美建廠,除了核心技術掌握在老美手里之外,還是因為資金補貼和資本的支持。

首先,在補貼方面,台積電的兩座晶圓廠,投資總金額大約為400億美元,這是一筆不菲的開支,雖然老美有500多億美元的補貼,然而台積電拿到的補貼只是英特爾的零頭,10-20億美元。而且其他美芯片廠拿到補貼后,台積電遲遲看不到老美的補貼。而在這種背景下,台積電在美興建的第一座晶圓廠還將增加支出35億美元,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其次,資本支持方面,在蘋果、英偉達、美光等巨頭表示支持台積電美晶圓廠后,大家是否還記得「股神」巴菲特買入了台積電6100萬股ADS,超過了41億美元,合計人民幣約292億,一度成為巴菲特的前五大股東。

能讓巴菲特看好,這意味著企業未來的營收是可期的,很長一段時間應該不會出現嚴重衰退。對于台積電而言,這也算是美資本的大力扶持。就像投資比亞迪那樣,如今比亞迪已成為世界知名新能源汽車品牌。

不同的是,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持股時間高達14年之久,但對台積電則完全不同,從去年11月到現在,僅僅3個月左右的時間,巴菲特突然減持台積電九成股票,原因并未披露。但巴菲特的離場,讓台積電股價跌幅超5%,一夜蒸發1800億元!

針對此事,張忠謀也表示: 「如果美國想要一個可以依靠的半導體產業,那麼它就應該繼續投資台灣,畢竟台積電很久之前就完善了美國人現在試圖自己設計的東西」

言外之意:想支持就腳踏實地地支持,別割韭菜,台積電雖然采用了美國的部分技術和設備,但台積電也有許多自己的技術,如果單有美國的設備和光刻機,難以達到台積電的水平,甚至還有些「玉石俱焚」的意思!

而針對張忠謀的表態,一些外媒也表示:狗急了還跳墻!老美從來就沒有把台積電當「親兒子」養,甚至還把台積電當「寵物」,養兒子是為了讓他未來能獨立,養寵物是為了安撫自己空虛的靈魂,不用為其未來考慮。

其實面對不公平的對待,台積電完全有「資本」去反抗

台積電90%的訂單來自蘋果、英偉達、英特爾等這些美國企業,并且還有台積電特有的「制造工藝」,這是三星無法比擬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持,一旦台積電斷供,美芯片訂單停產,不僅影響美國的尖端科技產業,美經濟也將會遭到重創,而采用台積電芯片的F35也飛不起來,畢竟穿鞋的怕光腳的,老美斷然不敢怠慢。

但可惜的是台積電技術硬,膝蓋軟,畢竟缺少大陸這一靠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