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芯」取得了新的突破,作為國內芯片巨頭企業,上海微電子以及中芯國際都帶來了令人驚喜的好消息,相當于徹底「攤牌了」,只待一個時機,ASML公司就不再重要了,因為我們不需要了。
消息一,上海微電子已經拿捏了28nm核心光刻技術,量產指日可待。
消息二,中芯國際實現了12nm芯片量產。
距離華為被打壓,以及美修改芯片禁令,全面「卡脖」中企,已經過去3年多時間了,而在這短短幾年的時間里,上海微電子、中芯國際就取得了如此大的進步,ASML公司也沒有料到。
在華為被「卡脖」之初,ASML公司就表明態度,跟隨老美的腳步,限制對中企的EUV光刻機供應。其針對的主要目標就是中芯國際。再加上對上海微電子的輕視和不屑,ASML公司的高管還大放厥詞,公開圖紙給你們,也造不出來。毫無疑問,ASML公司認定了一點,中國造不出好的光刻機。
但很顯然,ASML公司低估了中企,就連外媒也表示,ASML公司懵了。中芯國際和上海微電子雙雙發力,強強聯手,一旦技術落地,這也就意味著,中國芯基本能夠實現28nm以上的芯片國產化。
而根據業界專業人士的評估,28nm及以上成熟工藝芯片可以滿足約80%的芯片使用場景,也就是說,「自給率達到70%」的目標快要實現了。ASML公司也就徹底「涼涼」了,用任正非的話來說,你們想賣,我們不買了。
事實上,華為事件對中國科技產業的沖擊還是很大的,包括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等在內的科技企業,都有了危機意識,且開始重新計劃和布局,以上海微電子來說,其目前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全力攻克28nm技術,爭取早日實現國產28nm光刻機的量產。
而中芯國際呢?很顯然,其表現可以用「超預期」三個字來形容,14nm芯片的良品率,已經可以媲美台積電。而12nm芯片也實現了量產,但唯一遺憾的是,其制造設備采用的是ASML公司的光刻機。所以說,只要上海微電子能夠實現28nm光刻機的量產,ASML公司就沒有機會了。
或許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ASML公司才會改變態度,且更新了量產計劃,將DUV光刻機的量產計劃提升到了600台。要知道,對歐美企業來說,DUV光刻機已經被列入了「過時設備」,正因為如此,中企在過去這幾年,才能順利采購到DUV光刻機。而ASML公司計劃改變的目的,明顯地,就是想要更好的供應給中國市場,但問題是,還能持續多久呢?
ASML公司對中企的態度出現了多次改變,毫無疑問,利益所趨。值得強調的是,ASML公司多次在財報中向中企和中國員工潑臟水,這樣的企業就不值得被信賴。還是那句話,「去美化」不能停,盡快實現自給自足,才是唯一能自救的方法,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