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芯片市場,晶圓代工廠一般都會追求先進制程,畢竟制程越先進,獲得的利潤也就越大,比如台積電、三星已經進到10nm以下,英特爾為此還重啟代工業務。
不過,并不是所有晶圓廠都有實力研發先進制程,比如全球前五中的聯電、格芯之前就宣布放棄先進制程研發。然而,中芯國際想要繼續先進制程,卻被美給限制了。
聯電于2018年宣布放棄12nm以下先進制程研發,格芯也于同年宣布放棄7nm及以下先進制程研發。原因就是,制程越先進,研發成本也越高,建廠的投入也越大。
之后,聯電和格芯把重點放在了14nm以上,重點是28nm成熟制程以及特色工藝。
因為芯片代工想要獲得更多利潤,就是首先突破更加先進的制程,在別人追趕上來之前賺取大量的差價。這兩家應該覺得跟台積電、三星相比,很難有優勢就放棄了。
台積電正是因為一直保持在制造技術上的領先,才使毛利率一直在攀升,如今已經達到了60%左右,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這讓英特爾非常羨慕,所以又開始重視代工。
三星也是如此,自從2017年把晶圓代工業務拆分出來后,最近營收首次超過NAND閃存業務,所以三星更加注重晶圓代工,繼續向先進制程挺進,還加大了研發投入。
中芯國際作為大陸技術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沒有放棄先進制程,一直在持續研發。
中芯國際的28nm、14nm已經實現了規模量產,還有12nm和N+1工藝也實現了量產,7nm技術開發也已完成,本來計劃去年四月就要風險量產,後來沒有了消息。
如果不是美方限制,中芯國際不能獲得ASML的EUV光刻機,恐怕7nm如今已經實現量產了。這樣的話,就跟台積電、三星在先進制程上就差5nm、3nm兩代工藝了。
不過,條條大路通羅馬,中芯國際根據目前的情況,把重點放在了28nm成熟制程。
近兩年來,中芯國際連續多次在多地投資建廠,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總投資達到了1700多億元人民幣,并且都是28nm成熟制程,這樣建廠的力度可是非常大。
盡管今年以來,芯片形勢開始進入下行周期,中芯國際依然再次出手,宣布在天津再建28nm晶圓廠。并且在各大晶圓廠削減資本支出之際,中芯國際卻擴大了支出。
中芯國際這樣操作,正是看清了當前的形勢,28nm成熟制程發展不會受外在限制。
關鍵是,如今全球芯片市場最大的需求還是28nm成熟制程。我國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就曾表示,不要光盯著先進制程,把14nm和28nm做好了就能滿足90%應用。
尤其是28nm,不僅被認為是成熟制程和先進制程的分水嶺,還是芯片性能和成本的最佳平衡點。所以說,中芯國際在成熟制程的布局上又做對了,如今好消息又傳來了。
近日,中芯國際正式宣布,上海臨港新建芯片廠已經順利封頂,建設進展非常順利。
中芯國際上海臨港的這個項目還是超大規模代工廠房,聚集于提供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投資后月產能將達到10萬片,這將大大提高中芯國際成熟制程方面的產能。
對于中芯國際在28nm成熟制程上的大力布局,台積電當初并不認同,但後來用行動證明中芯國際做得沒錯。去年4月,台積電也宣布南京工廠擴產28nm成熟制程。
近日,在外界傳出南京廠暫停擴產的消息后,台積電迅速辟謠,表示會按計劃進行。
實際上,就在台積電表示南京廠計劃不變后,中芯國際才宣布了臨港廠封頂。可見,兩家都很重視28nm成熟制程。兩家這樣先后官宣,外媒認為這相當于攤牌了!
不過,台積電在28nm布局上似乎不如中芯國際,因為中芯國際在全力而為,而台積電還要以先進制程為主,肯定難以兼顧,但和三星一樣,都開始布局成熟制程了。
那麼,連晶圓代工巨頭們也開始注重成熟制程,28nm市場會不會因此「變天」了?相比之下,中芯國際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背后有大陸這個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