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美、日、荷聯手,我國主動亮出三張底牌!外媒:沒想到如此強大

過人君 2023/02/07

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芯片行業的一舉一動,牽動著許多國人的心弦!

近期,老美聯手日本、荷蘭的消息不脛而走,據悉三方達成了一項協議,除了美、荷蘭的芯片制造設備供應商之外,還引入了日本的東京電子,尼康等半導體領域的上下游企業。其目的是從多個角度限制先進半導體制造設備對華出口,比如DUV光刻機等,從而達到像「質子」那樣限制我們的高科技發展,以達到穩固美「科技霸主」地位的目的。

就比如我國兩大科技巨頭華為和中芯國際,自台積電終止華為代工業務后,華為5nm工藝的麒麟9000提前退休,目前只能使用高通的4G芯片;如果中芯國際有EUV光刻機,目前早已達到台積電、三星的代工水平。

針對美、日、荷三方聯手,雖然新規還未正式落地,高通等美系芯片企業發聲會繼續供貨,暫時沒有收到相關新規,但這無疑是老美仰仗技術優勢對我國半導體產業赤裸裸的「挑釁」與「威脅」,不管這條規則是否會落地,作為回應,我國也主動亮出了三張底牌!

首先,量子芯片。央視新聞通過直播的方式探訪了國內位于合肥的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并且此次探訪獲悉,「悟空」量子芯片已經成功生產,而且該量子芯片正在計算機里進行調試,不久后就將面世。

量子芯片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制高點,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超越傳統計算機極限百萬倍,在生物醫療、金融、AI、新材料研發等領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該量子芯片的生產,不僅設備量子芯片制造母機來自國內本源量子,而且該企業還自主研發了支持超導、半導體量子芯片的自動化設計軟件 「Q-EDA」,從EDA到設計、研發、生產,完全避免了量子芯片時代重蹈傳統芯片技術受制于人的覆轍。

其次,關鍵半導體材料實現國產化。半導體領域,日本在許多細分領域卡著世界的咽喉,比如芯片制造領域的光刻膠。除了芯片之外,在OLED上游產業鏈方面,國內企業也長期處于「跟隨者」的水平,比如OLED面板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關鍵耗材掩膜版,日本DNP、TOPPAN兩者占據了壟斷性的優勢。

尤其是DNP,與屏幕巨頭三星簽訂了壟斷協議,上等材料必須賣給三星,我們能拿到的只是中下等材料。三星又聯合國內高性價比手機品牌,通過高端屏幕優勢削弱其他手機屏幕廠商的競爭力。如今,中企寰采星科技成功實現了高精度金屬掩膜版FMM,并且已經導入國內OLED面板生產線,為國內OLED廠商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國產OLED必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最后,3nm晶體管技術。據社科院研究員披露,中科院宣布3nm光子芯片晶體管技術實心了巨大突破。而在此之前,央媒已經宣布,國內首個「跨尺寸、多材料」光子芯片生產線2023年將在京建成并投入生產。

與硅基芯片相比,由于光子芯片在高速并發,超低電阻方面的絕對領先優勢,相同工藝光子芯片性能是硅基芯片的1000倍,功耗僅為9萬分之一。結合上中科院在3nm光子晶體管,意味著我國光子芯片產業未來可期!

正是我國亮出的這三張底牌,不少外媒表示,沒想到中國技術實力如此強大!

在過去半年的時間里,我們看到整個大環境處于下降態勢,美許多芯片企業在裁員,如今老美面對我國在下一代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優勢,歐洲等國家提升本土芯片研發、生產能力,老美企圖堵別人的路,到頭來最終會堵死自己的路!

雖然傳統光刻機制造非常復雜,但畢竟這是人造的,物理定律就在那里,我國還是科研投入排名第二的國家,即便ASML總裁都表示,如果斷供,中國必然能打造出先進的設備!相信這一天不會太晚,我們也應該給予這些科研人員一些鼓勵和支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