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孟晚舟首秀成功,華為亮出了「底牌」,外媒:拜登團隊正導向失敗

過人君 2023/04/25

在5G技術誕生之后,華為成功在國際市場「出圈」,世界各國爭相合作,試圖在全新的領域大展拳腳,但「嫉妒心」作祟的美國,根本接受不了技術落后的事實,不斷的施壓同盟國「孤立」華為。

「法國阿爾斯通」慘劇大機率是要失敗了,孟晚舟在滯留加拿大的1028天里,一直都是不卑不亢,盡顯「巾幗」之風范,沒有給任正非帶來任何的麻煩,拜登團隊也感受到了什麼叫「多行不義必自斃」。

在芯片規則啟動的三年時間里,華為接連突破了麒麟芯片、鴻蒙系統、歐拉系統等等核心技術, 打破了歐美在領域內的「不敗神話」,華為的成功也給中企帶來了十足的信心,摒棄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經營理念。

融合了國內優質的產業鏈,華為正加速布局自主化的產業體系,從芯片產業起步涵蓋到了各行各業,憑借著多項技術專利的申報,制定出了屬于中國的行業標準,成功打破了美企依靠專利「躺賺」的局面。

經過加拿大的歷練,孟晚舟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于4月1號正式升任輪值董事長,成功的完成了「首秀」,揭開了華為「神秘的底牌」,業務范圍再度擴散至世界各地,外媒直言:「拜登團隊正在導向失敗!」

孟晚舟帶來的好消息

華為在5G上實現了「彎道超車」,擁有了最多的專利數量,成功破碎了高通「躺賺」的日子,主導了通訊領域的技術走向,這也引起了美國的關注,一開始他們希望華為在通訊設備當中留置「安全后門」的無理要求,從而能夠繼續擁有「監聽」重要人物的通道。

馬斯克就曾爆料:「推特內的一切被美國所掌控,包括個人之間的私聊等信息!」而此前美國還曾被曝光,利用NSO軟件實施「無差別」監聽全球手機用戶,所謂的「互聯網安全」形同虛設。

而能夠達成這些目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訊技術由美國所掌控,在5G時代被華為彎道超車之后,美國核心的利益直接受損,一開始想著找到華為「談判」, 但華為明確拒絕了這樣的「無賴」行為,這也讓拜登團隊惱羞成怒,一起挑唆同盟國禁用華為設備。

在起到「打壓」目的的同時,也能夠給高通、思科等美國企業,提供更多技術突破的時間,但奈何這些美企不爭氣,在技術上全面被華為所碾壓,只能將諾基亞、愛立信拉入局中,讓它們成為受益者,以轉移國際市場的仇恨。

如今華為5G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無論是從設備出貨量、還是基站布局總數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競爭,行業內的標準也都由華為制定,而美國的制裁與限制,反倒讓華為不斷完善缺陷,開始兌現著「2023王者歸來」的承諾。

在孟晚舟升任輪值董事長之后,成功在全球華為2023全球分析大會上完成了首秀,帶來了一組沖擊力十足的數據, 全球2026年數字化升級份額將突破2.34萬億美元,而華為作為主要的技術領導者,已經和全球500強企業當中的267家成為了合作伙伴。

華為也正式向西方的「軟件產業」發起挑戰,在完成了14nm EDA工具完全自主化之后,華為也直接亮出了「底牌」, 4月20號華為正式對外宣布:「自主可控的企業資源軟件MetaERP完成升級,100%的業務場景和80%業務量得到覆蓋,擺脫了海外進口的依賴!」

MetaERP將帶來什麼

ERP是企業最核心的IT應用,此前一直都被美企所壟斷,伴隨著數字化時代的深入、以及無盡的數據處理,如果沒有自主化可用的供應體系,企業的數據很可能泄漏,這可是美國經常干的事。

以前大部分企業生意都在國內,影響可能還沒有那麼大,如今中企開始涉足國際市場,且在很多的核心技術上,已經實現了對于美國的趕超,華為就曾因為ERP遭受了巨額的損失。

所幸的是,華為在下定決心突破后,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自主研發了屬于中國人的MetaERP,打破美國壟斷的同時,也為中企的海外經營提供了安全保障,顯然拜登團隊把事情鬧大了。

中國的科技本來追求的是「穩中求進」,但芯片規則的實施,完全打亂了現有計劃,我們只能提速技術自研,在過去的三年里中國科技突飛猛進,這自然少不了美國的功勞,因此外媒對此回應:「拜登團隊正在走向失敗!」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