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嘴里一直喊著「民主自由、科技無國界」的口號,但近年來所做的一直都是違背「自由主義」價值觀的事。尤其在老美浸淫多年的芯片市場,當華為等國內企業進入老美的舒適區,每隔一段時間大洋彼岸就能傳來一些壞消息!比如拆除設備,斷供操作系統、芯片等。
華為手機業務受損,麒麟芯片「歸零」,或許這些「成績」讓老美認為自己贏麻了,老美又將「黑手」伸向另一中國巨頭,寧德時代!
據報道,寧德時代在與福特宣布合作的同時,老美開始出現了抵制的聲音,某些美官員認為,對寧德時代協助福特在美建立電池工廠,會加深美國對中國電池技術的依賴。寧德時代赴美受阻的原因并非單方面遭到拒絕,因為寧德時代與福特的合作,也遭到了中國的審查。
關于這件事,相信網友有兩個問題一直感到疑惑。
一、為什麼寧德時代赴美建廠?
這是一個讓國人感到不舒服的問題!蘋果遷印,富士康、台積電赴美,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讀為「削弱我國制造業」。此前蘋果向寧德時代拋出橄欖枝,寧德時代果斷拒絕的態度讓國內網友一片叫好!為什麼寧德時代還要堅持赴美呢?
首先,與富士康、台積電不同,寧德時代與福特合作,福特準備掏出35億美元全資建立一個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寧德時代負責為這個工廠提供技術與服務支持。簡單來說,就是寧德時代出力,福特出錢。
其次,福特是全球最大的傳統汽車制造商之一,旗下豪華品牌眾多,與福特合作就相當于拿到了與福特、林肯、捷豹、路虎、沃爾沃等合作的入場券,不僅有更多的商機,還能大幅提升寧德時代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
另外,盈利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時代變革太快,每個時代都有一些企業脫穎而出,現在是鋰電池時代,但固態電池時代隨時可以到來。在鋰電池領域,寧德時代不管是在技術專利還是市場,雖然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但并沒有形成壟斷。此前韓國三大電池廠商都已赴美建廠,酒香也怕巷子深,寧德時代再不出擊,很可能裝機量會被競爭對手反超,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和布局極為不利,何不干票大的!
二、赴美被叫停的原因
寧德時代與福特「聯姻」本可以實現雙贏,但這件事卻被老美叫停。其實這也早有預兆,因為這是老美的慣用伎倆,為了私利,犧牲市場自由!
上世紀50年代,迫于阿爾斯通在電力設備、軌道交通等方面的壓力,老美對阿爾斯通布下了「巨大的陷阱」。上世紀80年代,老美汽車行業受到日系汽車的沖擊,于是限制了日本汽車的出口配額。如今老美將手伸向了電信領域的華為,無人機領域的大疆等。而新能源賽道更是一個萬億級市場,這種趨勢必然會覆蓋到電池領域。
中企為什麼也要接受中國的審查呢?一些外媒表示:風向已經變了!
芯片領域,數十年的發展,老美已經筑起了森嚴的技術壁壘。但在新能源領域,這種情況倒過來了!據官方媒體發文表示,調查問題主要集中在「確保寧德時代的電池核心技術不會泄露給美國公司」!而老美為了技術、情報無孔不入的做法,加大了寧德時代赴美的阻力!
為孤立、抑制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老美不僅與日本、韓國、台灣成立了芯片四方聯盟,還聯合日本、荷蘭阻止全球DUV光刻機的自由出貨。其實從我國調整《技術目錄出口限制》清單也不難發現我國對核心技術的重視程度,尤其寧德時代在鋰電池領域掌握著大量技術專利,寧德很可能是抑制老美新能源發展的一張「王牌」!
對于寧德時代來說,這或許并非一件壞事,確保核心技術不外流,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發,訂單自然主動來敲門。
對于國人而言,其實我們并不需要見錢眼開的企業,反而需要更多像華為、本源量子、龍芯中科這樣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