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當前芯片發展現狀,那就是面對美國的芯片出口規則,國內芯片企業都過得很艱難,但是唯獨中芯國際沒有什麼好怕的,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先進制程對于中芯國際而言,其實并沒有那麼重要,正如國內專家說的那樣,國內90%的芯片需求都是28nm以下的成熟工藝,剛好中芯國際已經具備生產14nm制程以下的芯片,所以只要中芯國際不斷擴大產能滿足我國內需,那麼可以說基本就解決了國內90%的芯片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連國外媒體都聲稱,中芯國際擴大芯片產能,是中國半導體崛起的希望。
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芯片市場最主流的芯片,其實并非高端制程的芯片,反而是28nm、65nm這樣的制程芯片工藝,才是市場上最需要的技術,除了手機以及各種高尖端科技產品之外,其它類型的產品根本就用不到高端芯片,比如無論是軍用芯片也好,還是汽車芯片也罷,像65nm以及28nm的芯片就已經能滿足所需,特別是汽車芯片更是只需要90nm制程的芯片就足夠了,在國外媒體看來,尖端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比尖端技術還要更為重要的,那就是只有掌握大量市場份額,才能在該領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2021年,中芯國際成熟制程市場已經達到11%,僅次于台積電和聯電,市場份額分別占比為28%和13%,第四名則是韓國三星半導體,市場份額僅為10%,也就是說中國在全球半導體成熟制程市場占有率已經高達52%,前三名幾乎全是中國的半導體公司,正如國外媒體所言,尖端技術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尖端技術不符合市場需求,也同樣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比如台積電3nm制程芯片,雖說已經成功量產,但是由于成本過高,所以台積電想通過漲價來彌補損失,然而當蘋果公司收到這個消息后,立馬拒絕了台積電的漲價要求。
確實如此,技術再先進如果市場承擔不起,那麼這樣的技術也只能是個擺設,所以為什麼國內專家聲稱,我們根本不需要研發先進制程,因為只要中國成功占領大部分成熟工藝市場份額,那麼中國依然能在芯片領域成功崛起,所以國外媒體聲稱,中芯國際擴大芯片產能,是中國半導體崛起的希望,這句話一點也沒錯,雖然中芯國際最高工藝是14nm工藝,從表面上看和台積電之間有很大差距,但是實際上技術實力并差不了多少,在梁孟松的帶領下,這幾年中芯國際的快速崛起是有目共睹的,短短5年就從90nm迭代至14nm,如此進展是歷史罕見的。
確實如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芯國際的發展速度要遠超台積電和三星,之所以中芯國際在14nm就停止了腳步,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荷蘭阿斯麥的EUV光刻機,實際上中芯國際已經具備生產7nm芯片的能力,只是由于阿斯麥不能自由出貨,所以導致中芯國際至今仍然無法量產,也導致最高工藝仍然還是14nm工藝,相信老美也是意識到中芯國際的發展速度,所以才給荷蘭施壓不允許阿斯麥出售EUV光刻機給中國。
美國是什麼時候向荷蘭施壓的?其實好巧不巧就是在中芯國際訂購EUV光刻機的時候,當時中芯國際連預付金都已經交了,很快阿斯麥就會出貨到中國,可是突然美國就向荷蘭施壓,其心意欲何為,相信已經暴露無疑,而中芯國際當時為何突然訂購EUV光刻機,說白了,明眼人都能想通,那就是已經具備制造7nm芯片的能力,可以說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結果東風卻被美國給成功阻止了,這也足以證明了中芯國際才是美國真正害怕的對手,所以國外媒體聲稱,中芯國際擴大芯片產能,是中國半導體崛起的希望,這句話也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可能在一般人看來,中芯國際要想真正崛起,那麼就要在先進制程工藝上的實現突破,但是實際上中芯國際的發展重點,也正如外媒報道的那樣,開始全面擴大成熟工藝的芯片產能,比如去年中芯國際就決定投資75億美元,在天津建設12英寸晶圓廠生產線,主要是以110nm至28nm芯片工藝為主,計劃月產芯片更是高達10萬片,不僅如此,還有另外三座芯片工廠也分別建立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投資總額更是高達1700億,可以說一切都如外媒預料的那樣,中芯國際就是這麼干的。
2022年中芯國際上半年營收僅為245.92億元,然而卻投入巨額資金用于建立晶圓廠,可以說這是妥妥的大手筆,在外界看來,中芯國際的這些舉動,就是已經放棄了對先進制程工藝的研發,徹底把重心放在成熟制程工藝上,也正是因為如此,中芯國際與台積電的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大,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根據國際半導體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芯片短缺已經有所緩解,市場對先進制程芯片的需求有所下降,因此也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高通和聯發科更是紛紛都削減了先進工藝的芯片訂單,英特爾和蘋果更是推遲發布3nm芯片,就連台積電也計劃放棄3nm工藝。
確實如此,雖說台積電在技術上領先中芯國際,但是誰也無法保證先進制程能不能給台積電帶來穩定收益,相反中芯國際將賭注放在成熟工藝上,則是一條可持續穩定發展的康莊大道,因為全球成熟工藝市場需求依然旺盛,雖然在性能上不如先進制程芯片,但是其應用范圍廣泛,很多重點領域都需要成熟工藝,比如無論是智能家電還是航空航天領域,就連5G基站和汽車領域以及人工智能領域,都是需要成熟制程工藝的芯片,從此不難看出,中芯國際選擇擴大生產成熟工藝的舉動是正確的,這不僅是中國半導體未來發展的希望,更是中國芯片在成熟工藝上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