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回頭草」更香?中國制造正式「亮劍」,蘋果赴印擴產成笑話

白昼之梦 2023/02/18

都知道,在中企被美「卡脖」后,我們就開始加快「去美化」進程。而為了表示其不滿,不少美企也打著「維護自身安全,降低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幌子,開啟了「去中化」,其中有一個典型,那就是蘋果公司!

說實在的,要是沒有中國消費者的支持,蘋果是不可能賺得盤滿缽滿的。但吃咱的「飯」,還要砸咱的「鍋」,這就相當不地道了!近幾年,蘋果一直心心念念要把代工產線搬到印、越等低,除了降低人工成本外,主要目的還是想要擺脫中國供應鏈,害怕會成為第二個「華為」,遭到中國的反制。

在蘋果的努力下,iPhone手機產線終于落地印、越等地,雖然蘋果能夠享受更低的人工成本,但似乎事情并沒有往蘋果希望的方向發展,一切都「失控」了,蘋果赴印擴產成了一個大笑話。

近日,據外媒爆料,蘋果在印的生產出現了很大的困難,除了產量少和效率低等因素外,低于50%的良品率也讓蘋果的擴展計劃寸步難行。毫無疑問,印度制造和中國制造之間的差距,依然是相當大的,除了在人工數量上能夠抗衡,無論效率還是品質,中國制造正式「亮劍」,無法被取代。

據蘋果內部的原因透露,印度工人并沒有「主人翁」意識,上下班準時,不愿意加班,操作緩慢且效率低,很多工人都會在上班時間偷懶。如果遇到緊急訂單,需要擴大產能,很可能找不到人。很顯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國制造更勝一籌。

客觀來說,撤離中國市場對蘋果而言,并非一個明智的決定,赴印擴產,除了能夠擁有更低的人工外,在其他方面是沒有任何優勢的,便宜的人工也意味著更低的工作效果,明眼人都會算這筆賬,到頭來,蘋果還是得為自己的錯誤決定「買單」。

進入2023年后,越來越多的外企開始重返中國市場,風向徹底變了!蘋果的CEO庫克也表示,3月份會來訪中國,這也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難道蘋果要成為下一個「三星」,「回頭草」更香嗎?

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制造業全球領先,尤其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從零部件的生產制造,到手機的組裝,整個供應鏈都是完善的。赴印制造,不僅增加了材料采購成本、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還要為低人工所帶來的低效率「買單」,得不償失。事實上,特斯拉在上海建立超級工廠就已經證明了中國制造業的實力,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難以實現供應鏈95%及以上的本地化。

不出意外的話,在赴印擴產受阻后,蘋果將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中國制造是繞不開的。不可否認,蘋果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的做法是有點小聰明的,但不同的籃子也有輕有重,中國制造一定是最重的那個籃子,別無選擇。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