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扛不住了?中國版芯片標準發布,被比爾蓋茨說準了

過人君 2022/12/24

在過去兩三年,中國科技企業為自己的「貪圖安逸」付出了慘痛代價。中國科技起步較晚,所以在很多領域都被西方國家所樹立的技術壁壘阻礙了發展,而中企為了能夠快速提升業績,擁有好看的營收數據,選擇了以買代造的方式。外購并沒有錯,錯誤的是放棄了自主研發。

因此,在老美對中企進行全面制裁和打壓時,很多國內科技企業毫無還擊之力,只能妥協讓步。而這恰恰助長了老美的囂張氣焰,使得老美對中企的打壓變本加厲,霸道又蠻橫。而中企則毫無還擊之力,尤其在芯片領域。

不可否認,老美的打壓相當于徹底扯掉了國產芯片的「遮羞布」。但正因為老美的打壓,使得國內芯片企業沒有任何退路,只能背水一戰,反逼著國內科技企業加快科技研發,加快對芯片產業的布局。

說實話,在傳統硅芯領域,國內科技企業幾乎沒有勝算,就算能成功繞開重重技術壁壘,但要完成超越,難于上青天。但在摩爾定律接近物理極限之際,中國芯反而迎來了轉機,布局新一代芯片工藝技術,或許能夠讓國內芯片企業換道超車,不再被人壓制。全新的賽道,選擇也比較多,比如量子芯片、光子芯片等。而在這些全新領域,芯粒技術就變得更加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美芯片巨頭也開始有「換道」的打算,隨著芯片工藝臨近物理極限,研發成本和代工成本也越來越高,所以英特爾、高通、AMD等美巨頭開始牽頭組建了「3D Fabric」聯盟,就是為了在全新領域制定新的標準,再次穩固自己在半導體產業的地位。

要知道,這些芯片巨頭在開啟「新游戲」時,并未邀請任何一家中國科技企業,這就有點「針對」的意思了。為了不落后,國內科技企業加快了研發速度。近日,據媒體爆料,中國版的芯片標準發布,在粒芯領域,《小芯片接口總線技術要求》正式發布,這個標準是由國內60多家頂尖科技企業以及機構聯合制定的,覆蓋了芯片設計、制造以及封裝等各個重要環節。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對中企的打壓只會加快中國芯的發展,或許會給美企制造更多的障礙。現在看來,比他說準了。

推出中國版的芯片標準,不僅是向美企表態,更是自我實力的展現。在粒芯領域,我們可以利用芯片堆疊的方式,減少對EUV光刻機的依賴,從而實現先進制程工藝同等的效果,制造出高性能的先進芯片。很顯然,只要我們能夠在粒芯領域拿到話語權,就能取得「去美化」的階段性勝利!這是個好的開始,繼續努力吧!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