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硅產業發布了2022年的業績報快,表示2022年營收高達36億元,同比增長了46%,而利潤更是高達3.2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22.45%。
一時之間,讓業內歡呼不已,因為這意味著國產硅晶圓片的產能在不斷增長,以后我們需要的硅晶圓片,可以盡量從國內買,可以減少國外進口了。
硅晶圓,也稱之為大硅片,它處于半導體行業產業鏈上游,是半導體產業鏈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也是價值含量最高的半導體材料,占整個晶圓制造材料超過33%,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達超過150億美元。
不過,從全球市場來看,硅晶圓市場集中度較高,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日本信越化學(Shin-Etsu)、日本勝高(SUMCO)、台灣環球晶圓(GlobalWafers)、德國世創(Siltronic)、韓國LG Siltron,這5大廠商壟斷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
而中國大陸在8英寸和12英寸的硅晶圓上,其實自主程度并不高,非常依賴進口的。在2017年前,國內甚至都生產不出12英寸的硅晶圓片,完全靠進口。
不過,在2016年時,這樣的情況改變了,在2016年10月份的時候,上海新昇成功拉出第一根300mm單晶硅錠,2018年實現了300mm半導體硅片的規模化生產。
且上海新昇是國內第一家生產出300mm(12寸)晶圓的廠商,它是國內真正打破國外大硅片壟斷的廠商。
上海新昇由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于2014年創辦,不過後來,上海新昇被被有國資背景的滬硅產業全資收購了,所以現在叫做滬硅產業。
從滬硅產業公布的數據來看,格芯、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華潤微電子、長江存儲、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芯片制造企業都是它的客戶,都從它這里買硅片。它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硅晶圓廠。
而2022年,整個半導體行業都表現不錯,硅片價格也上漲,甚至是供不應求,所以滬硅產業的業績也非常亮眼,實現了36億元的營收,凈利潤更是大漲122.45%。
希望接下來滬硅產業能夠繼續努力,不斷的提高產能,先不說去全球叱咤風云,如果能夠解決掉國內對硅晶圓片的需求,也是功勞很大了。
特別是現在,國內正在努力發展芯片產業,努力的提高芯片產能,更需要硅晶圓片的供給跟不上來,不被卡脖子,所以滬硅產業的責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