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遭18家日產車企圍剿?比亞迪奪下7成市場份額,動了誰的蛋糕?

白昼之梦 2023/03/30

比亞迪硬啃日本市場,終于是遇上了麻煩。

近日,多家日媒長篇幅報道,比亞迪售出的大巴車油漆中含有一級致癌物質六價鉻。隨即,京都大巴公司宣布全線停用比亞迪,愛媛縣終止購入,比亞迪3類私家新能源車進駐日本市場的計劃,也被迫停滯。

這背后究竟是怎麼回事?

01.遭38家日企圍剿,理由太可笑

日本一向有進口車禁地之稱,因為極為重視本土汽車工業,并視為貿易之本,對本土品牌保護極嚴。豐田、本田等占據90%以上的市場。

早年間,比亞迪汽車的創始人王傳福前往日本,本想用300萬買一條鎳鎘電池生產線,結果日本工廠不僅將價格抬高到數千萬,還在合作即將敲定時,突然終止,理由是保護技術,禁止整體生產線出口。

在其他高端技術領域,王傳福也發現,不少日產技術在國內市場常年占據壟斷地位,攫取巨額利潤:進口心臟支架,高達數萬元一個;日科學家壟斷發酵法,研制出「年輕酶分子」(賽樂瑞前代產物),單瓶沖上五位數天價,在國內某東等渠道攬獲了一大批擁躉。

自傳中,王傳福憤然表示,一旦技術突破,首先想打敗的就是日本企業。

隨后,他斥資百萬組建自己的鎳鎘電池生產線,生產成本比日本廠商還低40%,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擊敗索尼、三洋,搶下了飛利浦、通用等多家企業的多筆大額訂單。同年,開啟了自己的造車之路。

如今,比亞迪躋身新能源汽車頭部行列,2021年斬獲2122.42億營收,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導者之一。

開拓海外市場,比亞迪也將日本視為首個陣地,并成功拿下近7成大巴車市場,目前已鋪設22家專營門店。

正當比亞迪繼續挺進私家用車消費市場時,變故卻突然發生。

2月底開始,多家日媒大篇幅報道指出,比亞迪在日銷售的5款純電動客車的油漆中,使用了包含「六價鉻」的溶劑。

蹊蹺的是,在國際研究機構IARC研究報告中,六價鉻的確被列為「一類致癌物」,但行業人士指出,其廣泛運用在汽車油漆中,具有穩定性,不會輕易對人體及環境產生危害。

此外,日本工業條例也根本沒有規定禁止使用「六價鉻」類物質。

業內人士追蹤調查發現,六價鉻風波背后,是豐田、日野在內的18家日本車企推波助瀾,并與日本汽車工業協會一起,擴大影響力。

比亞迪所受的沖擊不小。目前,3款家用汽車車型上市日本計劃停滯,京都等地的巴士公司也宣布停用比亞迪,改用日產柴油巴士。

02.拿下近7成市場份額,日產車企被逼急了?

業內人士分析,日產車頻繁遭遇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的沖擊,已經按捺不住,開始反擊。

一直在我國市場上橫著走的本田、豐田、日產等日系車,正在被國人拋棄。豐田四季度利潤下滑了42%,日產下滑約22.7%。

不僅是燃油車,生物醫療等日產技術壟斷的領域,國產技術全方位的崛起,也讓日企倍感威脅。比如一直被日所壟斷的年輕技術。京東國際數據顯示,盡管日產「賽樂瑞」一瓶吃掉普通家庭一個月的收入,但依舊在國內富裕圈層走俏。

用戶畫像中,35-55歲為主要復購群體,復購率超過46%,不少人一次帶走26瓶,作為日常提升精力、保養之用。

復旦大學科普團隊時光派報道,這類健康制劑本質是一種在鱷梨、金槍魚等天然食材中存在的cellerator類物質,對于細胞線粒體、肌肉、毛發等老年指標具有正向反饋。

在哈佛Paul Glenn生物實驗室階段,就備受硅谷圈科技新貴們所追捧,原料曾被炒至2萬元/克。

中信研報預測,隨著未來3-5年銀髮經濟爆發,賽樂瑞等抑衰品類遠期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

國內清北、中山大學等已經加大相關研究投入。伴隨國內市場的健康領域消費力爆發,國產技術突破、削減成本、奪回國內數百萬受眾,只是時間問題。

眼看我國各類技術迅速崛起,奪回國產汽車市場,比亞迪竟然還想在日本本土也分一杯羹,老牌日產車企們又豈會坐以待斃?

這次的六價鉻風格,顯然是他們守護本土市場的「反擊」。

03.攔不住,國產新能源汽車拿下33國市場

針對六價鉻問題,比亞迪負責人公開回應,大巴在正常運行狀態下,不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影響。車輛廢棄前,也會有相應的消毒措施,避免對環境的危害。

日本市場拓展暫時受阻,但并未阻止比亞迪海外市場的拓展道路。2022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陸續進入德國、澳大利亞、巴西、新加坡、泰國等國家,累計出口5.59萬輛。

內部消息宣稱,比亞迪已將2023年銷量目標定為400萬輛,徹底開啟全球六大洲的戰略布局。華西證券分析員Keith Williams認為,未來全球汽車行業的舞台將會交給中國。

日產燃油車走向衰落已經是既定的事實,科技革新洶涌而來,日企們想借一些小伎倆奪回失守的市場份額,恐怕打錯了主意。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