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能夠自研各種芯片,麒麟9000等芯片還媲美蘋果A系列,成為當時最強的5G SoC。
由于台積電等不能自由出貨,華為才不得已用上了高通8系列芯片。
在沒有麒麟芯和5G的情況下,華為Mate50系列依舊成功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就獲得了上千萬台的銷量。
然而,美卻再次修改芯片規則,計劃限制高通、英特爾等向華為出貨4G芯片等產品,并聯合日荷限制半導體設備出貨,預計今年晚些時候落地。
這些消息傳來后,華為并沒有做出任何表態,反而是按部就班的準備華為P60系列手機,并舉行了新品發布會。
意外的是,高通率先坐不住了,在財務會議上明確表示,預計向華為出貨4G、WiFi等產品不會受到影響,該許可將會在未來持續好幾年。
高通做出這樣的表態后,就有美媒表示高通把華為事件鬧大了,這已經不是高通第一次反常的舉動了。
芯片規則修改后,高通就率先站出來表示,這會讓高通損失70億美元市場,隨后高通多次向國內廠商示好,希望一如既往的合作,并以中國方式命名了高通888芯片。
如今,美計劃進一步限制高通等出貨4G芯片等產品,高通卻明確表示預計可以繼續向華為出貨,這個許可將會在未來持續好幾年。
這意味著高通的態度很明顯,就是想繼續向華為出貨,而高通的表態也會將美規落地后大打折扣。
首先,高通營收和利潤已經持續下滑,2023年第一財季的利潤率更是同比下滑34%,如果在4G芯片方面再受到約束,高通將會進一步下滑。
一方面是因為華為手機銷量大約在3000萬,多數都是采用高通芯片,尤其是高端市場,華為貢獻就遠超其它廠商的;
另一方面是華為和高通達成了專利互換協議等,華為可以采用高通4G等專利,高通可以用華為5G專利等,如果高通不能出貨4G芯片等,很大可能會向華為繳納專利費。
要知道,華為5G專利數量全球第一,2022年超越3億手機等設備采用華為5G等專利。
其次,芯片規則修改后,美芯片巨頭的日子并不好過,紛紛出現了凈利潤下滑的情況,英特爾、英偉達以及AMD凈利潤下滑都是在七成左右。
其中,英偉達已經明確表示向國內廠商提供特供芯片,英特爾也開始向國內提供特工版的芯片。
因為不能出貨,國內廠商已經在持續降低對美芯等產品的依賴,去年減少進口芯片超970億顆,未來可能會更多。
如今,高通率先表態,將繼續向華為提供4G芯片等產品,其它芯片巨頭自然也會效仿,屆時,美規可能就會難以落地。
最主要的是,高通已經連續多個季度被聯發科超越,中端市場幾乎失守,就剩下高端市場,如果4G等出貨受到影響,高通高端市場或將不保。
這也是高通最先積極表態能夠繼續出貨的原因,并持續好幾年。但高通此舉,在美媒看來,高通把華為事件鬧大了。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