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不在美國建廠了?劉德音突然表態,外媒:台積電開始「變臉」了

過人君 2023/04/02

美國之所以能稱之為「世界霸主」、「科技霸主」,因為老美一直將科學技術當作第一生產力,這也是我國想要學習和追趕的目標。但為了維護其「霸主」地位,老美一直在干擾他國企業正常發展。前有法國的阿爾斯通、日本的半導體行業,如今老美又想遏制我國科技發展。尤其是在半導體這一「根」技術方面,一方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展開了全面封鎖,另一方面邀請台積電赴美建廠,避免台積電倒向中國大陸。

早在1995年,台積電就曾在美國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座芯片廠,但由于成本、文化等問題,台積電美工廠泡湯,美夢也變成了噩夢,張仲謀花了數年的時間才從噩夢中解脫出來。所以面對老美的邀請,張仲謀起初非常抗拒,但面對美巨額補貼優惠的芯片法案,自身還要保持行業領先,台積電最終決定赴美建廠,并投資400億美元建立5nm、3nm兩座晶圓廠。

夢是美好的,但現實往往都是很殘酷的!自台積電赴美后,一個又一個難題接踵而至。今年2月,媒體報道稱,台積電美工廠的建設成本遠遠超出了張仲謀的預期,是台灣建廠的至少4倍,并且許多員工還與美國本土員工存在潛在的文化沖突。

不在美國建廠了?劉德音突然表態

最近,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突然宣布:「芯片法案」補貼條款的有些限制條件是根本無法接受的!這到底怎麼回事?

此前郭台銘就吃過類似的虧,海外企業想要獲得美國的資金補貼,無異于針尖上落芝麻—難!而隨著美關于芯片法案補貼限制條件相關細節的公布,三星、SK海力士、台積電紛紛表示,美芯片法案的半導體資金補貼申請過程相當困難。

其中就有這樣一條:接受「芯片法案」補助的企業在大陸或其他受關注的國家或地區,禁止成熟制程產能擴大超過10%,先進制程產能超過5%,并且時間長達10年之久。這對于工藝最先進、產能最大的台積電而言,確實難以接受!為什麼?

赴美過高的建設成本,對于台積電或許還可以接受,畢竟芯片行業「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只要能保持行業技術領先,源源不斷的訂單會彌補赴美建廠的損失。所以台積電這兩年一直在推動其海外擴產計劃,比如日本、歐洲,尤其是台積電在大陸南京的28nm芯片廠,對台積電至關重要,因為中國市場擁有龐大的芯片需求,占據了全球過半的比重,而且我國還制定了2025年70%芯片自給率的目標,芯片企業如果失去大陸市場,無異于失去半個世界。

據悉,台積電南京芯片廠投資規模大約為187億元,如果遵循老美新規,台積電這筆投資不僅要打水漂,而且未來還有更多的訂單流向大陸晶圓廠。所以面對劉德音的表態,一些外媒表示:台積電開始「變臉」了,是不是意味著要放棄美國建廠了?

台積電已經無法回頭

關于台積電是否不在美國建廠?筆者認為,台積電不會,也不敢!台積電南京建廠投資計劃僅有28億美元左右,而美國兩座芯片廠合計400億美元,并且台積電還在追加美工廠投資額度,劉德音「條件無法接受」的表態,或許另有目的,通過技術優勢威脅老美,爭取更多的擴產自由。

但許多人認為,即便劉德音歇斯底里地喊「救命」也沒有用,因為已經上了美國的賊船,接下來只能接受技術、人才被掏空的命運。因為從威脅台積電交出核心數據、徹底斷供華為的計劃、與荷日達成三方協議,外加上美高管披露出來的「芯片戰略」,老美就是要扶持本土芯片制造企業,將自身打造成全球唯一能生產高端芯片的國家。

而劉德音此次表態,再一次告誡我們,「棄中投美」不會有好下場!我們也不能再對美技術抱以任何幻想,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才是突破美技術封鎖的唯一途徑!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