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三星跌完,台積電跌,再英特爾跌,都在盼中國市場「救命」

過人君 2023/04/29

一季度,存儲芯片一哥三星發布了一份震驚業績的報表,營收為63萬億韓元(約3300億元人民幣),下滑了19%。而營業利潤同比暴跌96%至6000億韓元(約31億元人民幣),創下了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紀錄。

但這并沒有完,三星只是芯片行業連鎖反應中的一個個例而已。

接著晶圓一哥台積電發布報表,一季度營收新台幣5086億元(約合1143億人民幣),環比減少了18.7%;凈利潤約新台幣2069億元(約合465億人民幣),環比減少了30.0%。

三星跌完、台積電跌完,輪到英特爾了吧,英特爾財報來了,一季度營收為117億美元,同比下降36%,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一季度虧損27.6億美元,創下了歷史紀錄。

三星再傳出消息,預測2季度會出現運營虧損,甚至有可能虧損高達1.28萬億韓元(約9.61億美元)的運營虧損,而這其近15年來首次出現的季度虧損。

之所以選擇這三家企業來說,因為這三家企業非常有代表性,三星是全球存儲芯片老大,更是芯片一哥;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老大;而英特爾則是CPU老大。

這三個老大一季度的日子這麼難過,說明整個芯片市場,都在下滑,老大表現都這麼差了,老二、老三,甚至老五、老六表現會好麼?明顯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用懷疑,以目前這個低迷的市場情況來看,二季度只會更慘。三家企業中,估計就台積電好一點,畢竟台積電最多沒訂單,不用考慮庫存,不會虧本賣芯片,所以虧損不可能,但三星、英特爾是真虧損,生產出來的芯片賣不掉啊。

目前誰能救這些芯片廠商?不用懷疑,還得看中國市場。

為何這麼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中國市場自己消耗的芯片,就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了。

更重要的是,中國作為全球電子產品制造基地,需要大量進口芯片,從過去三年的數據來看,全球生產出來的芯片中,大約有80%都會進口到中國來,然后制造成各種產品,最后再出口至全球。

只要中國市場需求恢復,中國制造給力,不管是三星的存儲芯片,還是intel的CPU,都不愁賣了。

而一旦芯片市場的需求恢復了,作為芯片代工龍頭的台積電,自己也就不愁訂單了,找他生產芯片的廠商多了,那麼業績也就變好了。

目前可以說全球的芯片廠商,目光都是瞄向了中國市場,都在盼望中國市場趕緊恢復需求,多消費芯片,多進口芯片,那麼大家的業績就都有救了。

所以不排隊,接下來這些廠商們,在中國市場搞促銷,搞特供,降價等,目的就是讓中國市場先恢復需求,消耗掉些庫存,讓自己緩一口氣。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