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三星、聯電打價格戰,搶奪芯片訂單?中芯國際一點都不怕

白昼之梦 2023/02/26

因為市場需求不振,三星芯片產能利用率也下滑了,產能開始過剩了,所以前段時間三星傳出消息,擬對成熟晶圓價格降低10%,以搶奪芯片訂單。

後來聯電也傳出消息,擬對2季度投片的廠商,降低10-15%的價格。可見,全球第二、三大晶圓代工廠都撐不住了,因為產能過剩,開始打價格戰了。

很多人表示,這對中芯國際而言,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畢竟中芯國際也是主打成熟工藝的,大家本來就是直接競爭關系,對方降價搶訂單,直接沖擊市場。

同時中芯本身毛利率又不高,不如聯電、三星等,更重要的是,目前中芯本身就在擴產成熟工藝,投入大,設備折舊成本也非常高,打價格戰的空間和底氣,明顯不如三星、聯電。

當然,以上事實確實存在,但是對于打價格戰,說真的中芯國際一點都不怕,所以前段時間中芯在發布業績報表時表示,不搞低價競爭,要靠產品、服務來綁定客戶。

不怕價格戰的原因其實有兩點:

1、目前中芯國際的客戶中,目前有70%來自于中國,而海外客戶不到30%。

這些中國客戶雖然也會受低價的吸引,但是在當前國產替代的大潮之下,這些客戶肯定會優先選擇中芯國際,這一點不用懷疑,穩住了這70%的基本盤了,那還擔心什麼?

2、中國市場需求太大,產能空缺非常大,中芯有再大的產能,都不用擔心市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也是全球電子產品制造中心,過去這兩年進口芯片的金額都是超過4000億美元的,全球近80%的芯片,制造出來后,都要到中國來轉一圈,然后制造成各種產品再出口到全球。

按照之前某位院士的說法,國內真實的晶圓需求,與當前具備的產能相比,至2025年時,至少差8個中芯國際的產能差距,所以毫不擔心市場不夠大,只擔心自己產能大不大。

所以中芯國際根本就不擔心產能過剩,只要把握好國內的這些客戶需求,再擴建幾倍都消化得下,毫不擔心產能過剩。

當然,三星、聯電等降價,對中芯壓力肯定有,比如中芯國際自己就預測,第一季營收將季減10%~12%,毛利率為 19%~21%,都會下滑。

但是中芯也認為自己2023年營收增長會達到20%,另外中芯擴產還在不斷,繼續提升產能,所以說中芯一點都不怕價格戰。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