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老美對付其他企業的方式,無非打壓或制裁。而加入「實體名單」,就是老美慣用的制裁手段之一,在過去這幾年,有大約600多家中企都有幸被「拉黑」,近日,一則消息傳來,又有五家中企被「拉黑」,毫無疑問,老美并沒打算住手!
在老美對華為等中企出手后,人民日報就發出過提醒,拋棄一切幻想,要想不被「卡脖」,就得做到手中有「糧」。事實上,中企只要堅持自主研發,且擁有過硬的產品實力,在哪都能「打天下」。
以手機行業為例,難道除了蘋果,就沒有其他更好選擇了嗎?國產機更香!在華為被制裁后,小米就表態,要全面對標iPhone。「對標」這個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除了要拼配置,拼體驗,拼價格外,售后服務也很重要,小米做到了。
根據人民網報道,在售后服務方面,中企已經取得了領先優勢,小米等積極處理問題,解決用戶訴求的行動,獲得了國內消費者的認可。相信很多用戶在售后過程中,都曾經遭遇過「碰壁」的不好體驗,但在官媒的督促和提醒下,中企進步很大。
小米在處理因驍龍888導致的小米11系列燒主板問題時,就給用戶提供了周全且貼心的售后服務。其一,對比蘋果、三星,小米不存在推卸責任的情況,反而主動承擔了大部分的責任,沒有讓用戶來承擔損失,如人民網期待的一樣,真正做到了堅持「偏向消費者」原則。和外國品牌相比,還是中國企業不怕吃虧,愿意對消費者負責。
其二,在處理售后問題上,小米給的比消費者要的更多,這就相當難得了。針對主板質保,小米11系列延長到了36個月,令人意外的是,在此基礎上,官方還給米粉提供了一份「數據安全」,可以主動領取200G云空間,防止主板損壞所引起的數據丟失。
毫無疑問,在智慧型手機行業也好,其他消費行業也好,能夠給用戶提供如此貼心的售后服務,實屬難得,小米給其他手機廠商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值得一提的是,中企要想對標國外巨頭,除了拼產品實力外,也要揚長避短,而真誠和細心,就是中企最能俘獲消費者心的優勢。
近幾年,老美的野心已經徹底暴露了,中企必須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不能再躲在大樹下了。沒了華為,小米等國內手機廠商要更努力,用好的服務留住消費者的心,不僅要降低自己對老美的依賴,還要幫助消費者減弱「蘋果依賴癥」,唯有這樣,中國品牌才能徹底崛起!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