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反制開始生效?美宣布重要決定,外媒:這就是個笑話

過人君 2023/03/17

大家都知道,美國自從在5G競爭中落敗之后,它就對華為等中企展開了瘋狂的「報復」,從芯片禁令、四方聯盟,乃至如今的美日荷三方協議,「招招」都直指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短板。

或許拜登等人看來,美國作為半導體發源地、擁有巨大優勢,而中國半導體十分落后、核心技術設備方面常年依賴進口,只要在光刻機等關鍵領域進行「卡脖子」,就相當于遏住了中國科技發展的咽喉。

可事實上,無論是消費市場或者原材料供應渠道,中國都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場「芯戰」也絕非西方霸凌主義單方面的「降維打擊」。

不可否認,受美國芯片規則的影響,華為高端手機業務徹底掉隊,中芯國際因缺少EUV光刻機而無奈止步于14nm制程,但美半導體市場近兩年遭受到的反噬也是有目共睹。

從2022年開始,美芯的整體銷量就一直處于下滑狀態,美科技企業至今累計蒸發了約2.2萬億美元市值,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行業巨頭近段時間還接連傳出了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而且,隨著庫存的日漸「臃腫」,美芯的價格也「高冷」不起來了,其中部分價格跌幅超過了90%以上,幾乎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白菜價」。可即便如此,依然不受中國市場的待見,主要就是老美斷供的舉動讓美芯被貼上了「不可靠」的標簽。

更關鍵的是,對于老美變本加厲制裁華為等高科技中企的行為,中國不再忍讓,終于亮出「利刃」!尤其是在稀土資源和提煉技術上的反制,可謂直接扎到了西方霸凌主義的「大動脈」。

就在近日,美國方面啟動了緊急了預案,宣布與盟友組建「G7供應鏈聯盟」。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繞開中國市場,搭建一條包括稀土在內等原材料的戰略性芯片制造供應鏈。

稀土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業內將其喻為「工業黃金」,它不僅被廣泛應用于軍工、機械、陶瓷、玻璃等諸多關鍵行業,而且還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十大稀土供應國之首,不只是中國稀土礦份額占比高達70%,就連相關提純、精煉技術,在世界上同樣首屈一指。數據顯示,在限制稀土出口之前,全球大約90%的可用稀土材料,都是進口自中國市場。

從老美慌不擇路組建G7聯盟的決定就不難看出,中國的反制開始生效了。值得一提的是,住友等多家日本半導體企業、以及特斯拉等部分美企,前段時間也已經在布局中國斷供稀土的應對之策了。

但正如外媒所說:任何妄圖打造「不含中國稀土材料」的半導體芯片供應鏈舉動,都將是個「笑話」。原因很清晰,現階段集大量稀土原材料和尖端提煉技術于一體的,放眼全球,只有中國!

盡管除了中國之外還有30%的稀土資源分布其他地區,例如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擁有一定的稀土礦。但相比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龐大的材料需求,這點產能根本無法滿足,何況在稀土提煉方面它們也欠缺火候,過去一直都依賴中國市場。

由于這剩余30%的稀土資源太過分散,如果強行對其進行整合,只會是耗時耗力,導致成本大幅拉升、甚至是難以控制,繼而偏離商業原則,這樣的結果顯然沒有任何意義。

當然,即便手握稀土材料這張「大牌」,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能「高枕無憂」,畢竟芯片是一項高度全球化的產業,僅靠稀土是不可能造出來芯片的。反制從來都不是目的,主要是為了規勸和警示某些人,中國手握的「王牌」還有很多,不再要搞「斷鏈脫鉤」,否則,覆巢之下,將無完卵。

不過,美帝主義亡我之心未死,我們絕不能寄希望于用「稀土反制」來換取和平。若要實現中國芯的崛起,仍需埋頭苦干,身體力行的去完成光刻機等核心技術設備的突破,只有彌補了短板、做到「手中有糧」,才能不懼任何對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