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芯片制造的原材料是硅晶圓片,而芯片制造廠,就是通過上千道工序,將硅晶圓片,加工成裸芯片(沒封裝的芯片),所以芯片代工廠,都稱之為晶圓廠。
而硅晶圓片是有大小的,以前是4寸,後來到6寸、8寸,現在的主流是12寸,一般而言,芯片越先進,使用的硅晶圓就越大。
因為硅晶圓是圓的,而芯片是方的,邊角料是要切割掉浪費的,硅片的面積越大,浪費的就越少,所以成本越低,同時硅晶圓越大,一塊硅晶圓片切割出來的芯片越多,加工時的效率也越高,也就是降低成本了。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全球所有的硅晶圓廠中,12寸的占比越過了80%,另外的20%中,8寸的占比達到80%左右,8寸以下的占比可能只有5%左右。
另外28nm及以下的芯片,基本上全部是采用12寸晶圓來生產的,只有一些相對成熟的芯片,比如40nm、65nm等才采用8寸,當然還有130nm+等,有些采用8寸,也有采用6寸等的。
所以目前有一個趨勢,那就是大晶圓廠們,都在將8寸或8寸以下產能,向12寸轉移,畢竟12寸的利潤更高。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中國晶圓廠,在8寸晶圓上表現越來越突出,因為我們先進工藝拼不過台積電、三星、intel這樣的大廠,在成熟工藝上,倒是不慫。
機構數據顯示,自2018年開始,中國大陸在8寸晶圓的產能上,已經是全球第一了。并且從2018年-2021年已經連續4年排名全球第一。
而近日機構表示,2022年中國大陸在8寸晶圓的產能上已經占到全球的21%了,還是排名全球第一。
同時機構還預測稱,從2022-2025年間,8寸晶圓的產能將再提升20%左右,達到700 萬片晶圓 (wpm) 的歷史新高。
而中國大陸在8寸晶圓產能上,這3年間會以66%的增速再次冠絕全球,到2025年時,8寸晶圓的產能有望超過30%,遙遙領先。
對此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雖然很多人說,8寸晶圓已經是快要被淘汰的產能了,但事實證明,成熟工藝永遠有市場的,所以我們先從成熟工藝入手,再慢慢向先進工藝進步,先把8寸晶圓市場拿下,再向12寸進發,也不失為一個穩妥的辦法,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