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華為開始「掉隊」了?美芯片巨頭宣布突破,任正非:打出和平

過人君 2023/03/04

作為國產科技的「門面」、民族企業之「脊梁」,華為近些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通信市場,華為5G打破了美國數十年的「霸權」地位;在高端手機方面,華為一度超越蘋果和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

還有芯片設計,憑借著海思研發的高端麒麟9000芯片以及自研的5G基帶,華為更是直插老美的「腹地」,讓高通、蘋果等芯片大廠黯然失色。按照這個勢頭,麒麟芯片完全有機會像5G一樣,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又一張「名片」。

然而,「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華為的全面和出眾,引來了老美的忌憚,它為了鞏固美芯片的行業地位,開始不斷極限施壓,強行切斷了華為的芯片供應渠道,導致麒麟芯片淪為「絕唱」。

要知道,對于華為這樣的科技企業而言,芯片是不可或缺的生存「糧食」。在被斷芯之后,華為高端手機業務一度被逼到了「斷臂求生」的境地,哪怕時至今日,華為手機也未能回到5G賽道。

在華為過去兩年的新品發布會上,余承東基本沒有對芯片進行過多的介紹,只因采用的是高通4G版本處理器。只有那句「作為全球5G最大的貢獻者,華為只能發布4G手機,這簡直是一個笑話」,讓人記憶猶新且聞之惋惜。

盡管華為方面多次公開表態,稱對海思團隊沒有盈利要求。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沒有台積電的代工,在國內還未突破EUV光刻機這道「壁壘」之前,海思并沒有太多「用武之地」,它在高端芯片方面取得的研發成果,也只能存在理論之中。

反觀曾經被華為「打到懷疑人生」的高通,得益于老美的「助攻」,在高端芯片市場再次大放異彩,訂單可謂是拿到手軟。像國內手機廠商發布的高端旗艦機,采用的幾乎清一色都是高通驍龍芯片。

近日,高通又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成功研發并推出了全球首顆5.5G基帶芯片X75。此消息一出,芯片界、手機界均「炸開了鍋」。這意味著手機芯片將正式步入5.5時代,而高通成為了新的引領者。可以預料,除華為之外,其他國內手機廠商這次必然又會「擠破頭」的搶著首發高通的X75芯片。

對此,有外媒表示,華為開始「掉隊」了,美芯已重新奪回了話語權。事實的確如此,數據顯示,三年前華為海思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的份額占比約為11%,排名第四,在國內的占比則高達43.9%,排名第一。

但截止2022年,海思的份額已跌至不足0.4%,基本趨于「歸零。可即便如此,老美還沒打算「停手」,近段時間計劃著切斷美芯片企業對華為的所有供應。一旦該新規在5月份通過并實施,華為接下來可能連高通4G版本的芯片都買不到了。

由此不難看出,老美并非想打疼華為,而是要把華為徹底「打死」。不過,即便處境不容樂觀,華為也從未想過低頭妥協,正如任正非所說:和平是打出來的!

在過去兩三年時間里,華為不僅用5G專利對西方霸凌主義展開了反擊,而且還一直在投資布局國產供應鏈,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例如華為年前發布的Mate 50系列手機,有機構進行拆解后發現,其零配件的國產化率已高達90%以上。

至于核心Soc芯片,華為可能會采取雙芯疊加的方式來進行過渡。另外,在超導量子芯片領域,華為也發布了諸多核心專利,擁有巨大的技術優勢,這可以視作未來的發展方向。

更關鍵的是,國內市場對光刻機的研發也在持續加速進行,28nm制程已是突破在即。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在中科院、華為等國內機構企業的團結努力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徹底打通光刻技術壁壘。

因此,華為「掉隊」只是暫時的。隨著國產半導體的不斷崛起,西方的技術封鎖將失去意義,在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下,麒麟芯片一定能勢如破竹,再次取得領先。而這或許就是華為不顧營收壓力也要養著海思研發部門的主要原因,保留了「火種」,就相當于保留了希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