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美多次修改芯片規則,并對我國華為進行「卡脖子」以后,就讓無數的中企都認識到了半導體芯片研發的重要性,并紛紛開始覺醒;為了避免在芯片領域受制于人,無數的中企都加入了自研芯片的行列中,為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產芯片產業崛起的希望!
要知道,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半導體芯片大多都是硅基芯片,而老美在硅基芯片市場上發展了半個多世紀,并積累了大量的核心技術專利,在美國的限制和封鎖下,我們想要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就追趕上老美在硅基芯片領域的發展,這也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說在硅基芯片領域我們被封鎖,但是國產科技企業卻可以另辟蹊徑,在第二代、第三代、乃至是第四代芯片材料領域尋找出路,如今西安郵電大學就立功了,在第四代芯片材料領域實現了突破,這也是中國芯的重大突破!
第一代芯片材料主要是硅、鍺等半導體材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硅基芯片,這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芯片材料;而第二代芯片材料主要是砷化鎵、磷化銦等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這一類的芯片材料主要被應用于微電子和光電子等領域;第三代芯片材料主要是碳化硅、氮化鎵為主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像我們所使用的氮化鎵充電頭使用的就是這一類的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場上主流使用的芯片材料幾乎都需要遵循摩爾定律,當發展到1nm以后,就很難再向下進行突破,而台積電和三星已經實現了3nm芯片的量產,所以硅基芯片材料的發展也幾乎快接近了物理極限;而我們要想在半導體芯片領域實現彎道超車,那麼就必須要對半導體新材料進行研發才行;在西安郵電大學團隊的不斷努力下,已經實現了第四代芯片材料氧化鎵、氮化鋁等半導體材料的突破!
據悉,西安郵電大學團隊利用自研技術,已經成功的制備出了高品質的氧化鎵外延片,這也讓我們在這一芯片材料領域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并給國產科技企業在半導體芯片材料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一定的機會;實際上,我國除了在第四代芯片材料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國內還建立了全球首個光電子芯片生產線,并掌握了全球領先的技術和優勢,看到中國科技企業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的快速發展和突破,美媒也表示:封鎖了個「寂寞」!
這幾年來,老美多次修改芯片規則,想要利用自己手中的芯片優勢來對我們實施「科技霸凌」,而國產科技企業要想在芯片領域不被人「封鎖」和卡脖子發展,那麼我們也只有堅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在被老美上了一一課后,國產科技企業也都加快了自研的步伐,相信隨著中國科技企業的不斷突破,那麼我們在半導體芯片領域也終將崛起,到時候老美也將上門求著我們購買芯片;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