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如今算是捧定了中國市場這個飯碗,160架飛機,200億美元訂單就這樣被敲定。不僅如此,還將在天津設立第二條生產線,加深雙方的合作。
這個局面兩邊都很滿意,雖然空客吃著中國市場的飯,但是相當有誠意,我們歷來對這樣的企業很是歡迎。而空客拿了訂單也樂滋滋,即將翻倍的產能和中國50%的市場,讓雙方都處于一個喜慶局面。然而,有些人是高興不起來的,比如說一堆被封存飛機,被凍結采購的波音;再比如說美高層內部。
對于160架飛機并沒有落到波音頭上,而是到了空客頭上之后, 美高層發出「警告」:不要歧視波音,要求購買波音的產品,如果不買的話那麼就對中企所需要的C919進行關鍵部件的供應。這番言論不難看出這是被160架飛機的訂單戳到了痛處,畢竟200億美元的訂單沒有送去美企波音,而是送到了法國。而他們的目的很清晰,那就是我們必須要購買他們的產品,不然的話就以斷供來進行「威脅」。
坦誠來說,這沒什麼用。
首先,想要斷供的事件在2020年的時候就扯出來了一回,當初他們也決定對C919進行關鍵部件的斷供,并且停止發放出貨許可證。但這個事情遭到了反對,因為出貨的通用電氣承受不了這樣失去訂單的損失。除此之外,美國這一次如此的激動, 恰好說明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波音很需要中國市場的訂單,如果他們進行斷供,我們也完全有反擊的機會,大概美國并不想看到波音在中國市場上連一席之地都沒有。這也是為什麼,當初的斷供心思并沒有落實。
不過,誠如半導體領域一般, 就算我們就偌大的市場這個「武器」,也需要留有更好的后手,那就是自主技術。業界大佬都不止一次點名過,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所以個人認為要想徹底的摘除這種風險,我們自主的步伐還應該加快。但這仍然不妨礙,如今他們需要我們中國市場這樣龐大的體量。
其次,他們拿不出讓我們選擇波音并且讓人信服的理由。
現如今的波音,可不是我們讓其進入的寒冬,要知道,在過去,波音一直是我們國內飛機訂單的主角之一,且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因為美國半導體對于我們的施壓,就對波音「出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市場儼然成為了波音飛機最大的一個市場。然而,真正放棄波音的原因,波音自己相當明白。曾經波音就公開表示,就是因為美各種限制下才導致了他們的訂單逐步損失。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將波音最大的「甲方」給弄沒的是老美自己。而且,今年來波音飛機發生事故的消息層出不窮,不只是我們減少了對波音的訂單,其余的國家也在相繼減少對波音的訂單。畢竟,在安全的考量下,我們需要把雞蛋放在很多籃子里。這一點,美企的蘋果早已經教會了我們。既然波音自身不做改變,那麼我們憑什麼要用「安全」為前提來給波音輸送訂單呢?
如今,160架飛機的訂單就已經讓他們覺得肉疼了,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反思自己。要知道,當下波音的局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也很可能是更多美企的局面。因為此前老美在就對EDA領域進行了限制, 不止如此還限制了英偉達、AMD在高性能芯片上的出貨,以及更多的芯片規則修改。
如此情況下,就如同當初的波音一樣,是他們正在限制美企更好的出貨空間。本身,美企就處于裁員、資本支出調整的大潮流中,美國半導體還在不顧一切的限制他們出貨,最后的局面很有可能落得和美專家所言一樣:美國芯片最后會賣不出了。
最后,波音損失訂單只是一個預兆,再不收手的話,局面不會只有一個波音。 對此,你們怎麼看待這個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