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接連傳來三個好消息,華為未來的路「平坦」了!

過人君 2022/12/20

華為在芯片領域的突飛猛進,讓老美認清了自身的劣勢,二者可以說是犯了同樣的錯誤,過度執著于先進工藝的研發設計,忽略了匹配制造工藝,華為芯片被斷供的現狀,也將成為美企的未來。

在芯片遭遇全面斷供之后,華為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想盡了一切辦法解決芯片問題,除了開啟全產業鏈布局之外,還成立了哈勃投資,注入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本土優質的半導體企業成長。

在展開多領域的布局之后,華為在營收方面也逐步回升,近期接連不斷傳來了三個好消息,有效的解決了供應鏈方面的問題,未來的道路已經逐步「平坦」了,芯片規則還能阻止的了華為嗎?

華為接連迎來好消息

在芯片規則的不斷升級下,國內想要獲取EUV光刻機幾乎不可能,華為對于芯片的發展方向也只能做出調整,主要還是把精力放在了顛覆性技術上,試圖擺脫對于ASML的依賴,目前已經在堆疊工藝、光子芯片以及超導量子芯片上,取得了多項核心的技術專利。

受到芯片斷供的影響,華為手機業務營收幾乎中斷,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失,華為在汽車業務、商用終端、5GToB業務上持續發力,逐年遞增的營收份額,也保證了每年不低于20%總營收的研發經費投入。

進入到2022年之后,華為的一切也變得順利了起來,特別是在手機業務方面,余承東官宣:「供應鏈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之后想要購買華為手機都能買得到!」而Mate 50系列的備貨也證實了這一點,年內銷量預計突破1000萬台,總銷量有希望突破3000萬台。

一旦華為出貨量回歸,鴻蒙系統將更加勢不可擋,據統計目前搭載鴻蒙的用戶已經突破了3.2億,在開源鴻蒙交由國家接管之后,已經有1000+的企業加入到了這個大家庭當中,而在近期華為再度傳來了三個好消息,在保證平穩發展的同時,也有效地擴大了產業體系的延伸。

首先就是對于5G專利費的收取,對于拒絕采用華為5G設備的企業,目前華為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把之前欠下的專利費全部要了回來,之后想要繼續授權,就需要繼續繳納相對應的費用,華為擁有著全球最多的5G專利,注定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繞開布局5G網絡。

而蘋果、三星等等手機廠商也無一幸免,根據專業機構推測的數據,截止到年底將會有3.5億台設備,搭載上華為的5G專利,按照之前的規定是每台繳納不高于2.5美元的授權費,但面對老美的陰晴不定,華為決定效仿高通,之后授權費將按手機售價的比例收取。

隨后就是華為和OPPO達成了專利交叉授權協議,而和高通、諾基亞、愛立信之間的合作,就是采用這種方式的,全球至少有20多家企業和華為展開了合作,OPPO能夠進入到華為的合作體系當中,足以證明這家中企已經足夠強大了,這是值得慶幸的事。

最后就是華為手機業務回歸了,Mate 50旗艦機的成功,雖然依舊沒有麒麟芯片和5G的身影,但鴻蒙3.0版本的升級,完全擺脫了安卓的影響,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到了國內消費者,并且有著諸多顛覆性的技術,在市場熱度上一度超越了蘋果的iPhone 14手機。

華為手機業務涅槃重生

雖然缺少了5G功能,但Mate 50系列采用了4G增強技術和WiFi6,在網絡體驗上并不比現階段的5G差,而華為作為全球首個搭載衛星通訊的手機,除了實現信號無死角覆蓋之外,還能發短信求救、實時生成運動軌跡,目前已經被收入了國家博物館。

同時華為還搭載了自研的可變光圈技術、超級中轉站、聚能泵、崑崙玻璃等等技術,配合上鴻蒙3.0系統,帶來流暢體驗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辦公效率,把耐摔、安全性高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在Mate 50取得成功之后,余承東對外表態:「將會吸取總結經驗,后續華為的新機將會延續這套規則,加速解決相對應的難題。」顯然這樣的表態意味著后續的新機在科技屬性上也將拉滿。

從今年的第三季度開始,華為手機的銷量開始增長,雖然有高通芯片一部分的功勞,但主要原因在于華為的誠意打動了消費者,只要保持著這樣的勢頭前進,華為未來的道路間一直「平坦」下去,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