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英特爾的「硬鋼」失效了,中科院的堅持贏得了取勝

過人君 2022/10/01

在科研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各個企業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為了更好地保障權益,名為「技術專利」的名詞也隨之出現,想要使用就必須獲取授權、且繳納相應的技術專利費。

掌握著上游產業鏈的美企,就成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高通每年收取的技術專利費,甚至比賣芯片的營收還要多,在國際相關規定的推動之下,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知識產權,關于這方面的訴訟也屢見不鮮。

而如今的中國在科研領域也崛起了,同樣也掌握了大量的技術專利,而中科院就是其中的代表,長達兩年的專利斗爭,近期英特爾總算是妥協了,中科院的強硬態度爭取到了該有的權益,這意味著什麼呢?

中科院取得勝利

由于在科技領域的劣勢,而美企又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術,一直以來中企在專利訴訟中一直都不夠自信,就算是申請了專利,很多企業甚至還會懷疑自己侵犯了外企的權益,畢竟中企在技術上確實有局限性。

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中企在和美企的專利訴訟當中,基本上都處于敗訴的下場,但這一次情況不一樣了,有中科院的帶頭,讓我們成功實現了「翻盤」,這很有可能會直接改變中企的狀態。

就在近日傳出了一個好消息,英特爾正式官宣了一個專利糾紛結果,和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長達兩年的斗爭,最終以英特爾妥協告終,據悉目前雙方已經簽訂了相應的保密協議,所有的爭議也得到了解決,同時也表態會繼續取得中科院的專利許可,意味著它們承認侵權了。

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再少數,即便是華為在5G 專利上的侵權問題,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但很多媒體還是不愿意承認,都想著能賴就賴過去,畢竟關乎著一大筆的技術授權費,而這一次英特爾的妥協,或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開端。

而英特爾和中科院的專利糾紛,最早在2018年的時候就啟動了,當時微電子研究所表態英特爾侵犯了FinFET專利,并提出2億的賠償,但英特爾拒不承認這樣的事實,面對中科院的多次起訴,其多次申請了無效請求,拒不承認侵權的事實。

但顯然英特爾這個「霸王餐」是吃不下的,這一次面對的是中科院,而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家中企,對于英特爾而言可能只是2億的賠償,但對于中科院而言事關「尊嚴」問題,因此一直堅持了下去,如今結果總算是美好的。

中科院開了這樣一個「好頭」,對于后續中企權益的維護,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以前中企經常被「誣陷」,但在強大的資本面前無能為力,在自信心上的不足,也導致其失敗率較高,但今后就不一樣了。

中科院的堅持有什麼意思?

從實際角度出發的話,英特爾妥協了,就意味著承認了自己侵權的事實,同時也承認了中科院的專利,一向喜歡占便宜的美企,這一次卻選擇了妥協,這種行為一旦有了開始,后續肯定會無限的發酵。

后續國家肯定也會更加重維權方面的問題,不能讓中企辛辛苦苦研發的先進技術,讓別人輕易地奪了過去,有了國家的站台,中小的企業也有底氣和美企「硬鋼」了,這可以理解為「歷史性」的突破。

而在英特爾妥協的同時,還簽署了后續合作的協議,也就意味著之后無法在專利上「耍賴」了,之后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在專利授權上肯定會更加的流暢,在和其它企業的合作過程中,也不會再出現類似的情況,中科院的堅持為自己開辟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而中科院在FinFET工藝的專利上,雖然僅僅排在了全球第11位,但在專利質量上確實頂尖的,原因就在于很多沒有用的專利,早就已經被很多企業注冊,因此中科院能夠注冊了都是具備高科技屬性的。

因此后續台積電、英特爾在使用到FinFET工藝制造芯片時,肯定是離不開中科院的技術專利授權的,也就意味著需要繳納相應的技術專利費,自己爭取來的權益才是最穩固的,靠委曲求全得來的技術終將低人一等。

中企和美企之間的合作,現階段已經處于斷裂的狀態,因此我們只能不斷在技術上實現自研,這樣才不會受制于人,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打卡挑戰局#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