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霸權主義,本質上在于用強壓等惡劣手段進行利己行為,將那些屬于別人的東西強搶而來,必然會造成秩序的崩壞。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多年,做下的惡事數不勝數,威逼利誘一些小國家為其所用早是家常便飯,動輒挑起戰爭或大規模經濟對抗并不罕見。
有一句話叫「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美國近幾十年來是很強大沒錯,但也沒有修煉到其它國家心甘情愿被其剝削的地步,所以將全球財富搬回家的做法,早已經引起無數憤怒,許多忍氣吞聲也只是審時度勢罷了,一旦有足夠把握,必然會助力推翻美國霸權。
想要對抗美國的強壓政策,比較好的一個方式就是對癥下藥,從美國賴以為生的方面下功夫。美國最注重的其實就是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制裁對手大部分也是從這些領域著手,如果說這些領域美國受到阻力,對其戰略布局將會有極大影響。
自從冷戰結束之后,兩極格局便變成一超多強,蘇聯這個龐然大物湮沒于歷史的塵埃之中,美國露出其鋒利的獠牙乘勢而來。只要有國家不順從美國,基本上一個制裁是逃不了的,很多國家還會受到一連串的針對策略,甚至被挑起戰爭。
俄羅斯作為美國的宿敵,被制裁次數高達90多次,都快到達三位數了,不過始終沒有妥協,依然要跟美國對抗到底。可見美國的制裁并非無往不利,俄羅斯就是最好的例子,被制裁這麼多年,該發展一樣發展。
好比俄烏沖突之中,美國扮演的就是一個幕后推手的角色,不僅聯合西方盟友對烏克蘭提供大量軍事援助,還發動針對俄羅斯的聯合制裁,將經濟方面作為首要打擊目標。畢竟當今時代,經濟儼然是一個國家的命脈。
俄羅斯依然是絕不屈服的做派,不僅沒有因為西方的制裁一蹶不振,反而被激起斗志,聯合其盟友進行反制裁,讓美國等西方國家也難受難受。俄羅斯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盟友們利用自然能源出口尋找破局之法,讓西方的經濟制裁落空。
美國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既然經濟方面難以壓制住俄羅斯,那就從其它方面想辦法,將俄羅斯生產的國防產品加入黑名單,并且也禁止出口武器給俄羅斯,想以此削弱俄羅斯的軍事能力。
除此之外,美國還想方設法「策反」俄羅斯的盟友,企圖孤立俄羅斯,迅速拔去其羽翼,讓其孤立無援。可氣的是原本站在俄方的印度、塞爾維亞、匈牙利等國家,還真的順了美國的意,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當中。
愈發惡劣的明爭暗斗讓俄羅斯總統普丁異常憤怒,除了宣布「俄羅斯是不可能被打敗的」之類的強勢發言,還用實際行動證明反制裁絕對不僅僅是口頭反擊而已。例如俄羅斯官方實行大檢查,境內的美國企業哪怕只有一項不合格,也要被驅逐出境。
全球一流高科技企業蘋果首當其沖,俄羅斯已經全面禁用蘋果產品,其市場保有率僅剩下可憐的11%。福特汽車承受的壓力也不小,只能壓縮人員成本,短短時間內裁員就達到700多人。
怪不得都說美國徹底「賭輸」了,估計拜登做夢也沒想到,「制裁」會來的這麼快,并且還這麼強力。不過其實也挺合理,美俄爭霸有年頭了,如果俄羅斯沒有強大的實力,早就被美國打敗,根本就撐不到當今的局面。
美國萬萬沒想到,被其視為心腹大患的中國亦站在俄羅斯一方,用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堅決反對霸權主義的立場。中國先是制裁雷神等美國軍工企業,全球混亂局勢和這些無下限的軍火商分不開關系;并且還對美國芯片企業實施針對策略。
估計英特爾、AMD、高通等美國芯片巨頭有一個算一個,通通都在被清算的名單之中,全部都要被中國進行審查。說白了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美國近年來屢次針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今遭受反制裁也是自食其果!
美國的綜合實力本就每況愈下,如今既要支撐對俄烏戰場的龐大支出,又遭受中俄等國實施的反制裁,其國內可謂是叫苦連天。再加上歐洲盟友法國的策略開始改變,很可能馬上就停止對俄制裁,美國更加傻眼,距離「眾叛親離」再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