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2.8億美元,大疆在美國「被罰」,外媒:美科技部制裁不管用了!

白昼之梦 2023/04/28

大疆在美國又被「罰」了。

這一次,是因為兩項專利侵權,分別是遠程控制無人機和自動懸停控制技術。因此美國地方判決要求大疆支付美國Textron lnnovations公司接近2.8億美元的賠償金。

看上去非常合理的侵權罰款事件,實際上這對于大疆來說是無妄之災。因為深究這兩項被列出來的侵權權利,壓根就不屬于需要賠償金額的這家公司,而是另外一家貝爾直升機。

最關鍵的是,在大疆使用的專利技術中,和所謂侵權的專利技術根本就不是同一類。在這個時候,大疆無端的要背負2.8億美元的罰款,說實話確實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當然,大疆現在已經提及了反對意見,不打算給這2.8億美元的賠償。

無獨有偶,三星電子近來在美國遭遇的「罰單」也很離譜,原本按照侵權來算三星該賠償800萬美元的罰款,結果三星電子直接遭遇了3.03億美元的罰款。 而行業內將此定義為,美國半導體是打算就美光遭遇審查一事情,要求三星等韓企也不得在大陸市場填補美光空白的市場,甚至是撤離大陸市場產品的銷售。說白了,也就是想要通過其他的手段,來進行打壓。

換而到大疆身上,也可能是有這個意思。于是,在種種的猜測下,外媒直言:這是不是美科技部的制裁不管用了,所以才對大疆采取了「歪門」手段。也就是制裁不了,才想方設法的要在大疆身上掏點錢,好展示一下美市場的話語權,與此同時還能進入不少資金。

有一說一,外媒這個角度確實很值得考究,因為在過去大疆確實遭遇了多次的「制裁」。

比如說,將大疆等科技企業拉入到「實體清單」中,美內部傳聞是想要大疆降價,結果大疆不僅硬氣的不降價,甚至還在美市場上進行了漲價,導致最后不少的行業都聯手起來要求不要「制裁」大疆。

後來,老美覺得通過這樣的手段不能對大疆有什麼影響,又從設計軟件上入手。 據悉,大疆等很多企業都使用Figma軟件,而該軟件公司也是直言要對大疆公司斷供。結果事情沒有發酵多久,我們國內的有關企業就公開力挺大疆,并且推出了替代的軟件,這又導致此事畫上了一個對美市場不太圓滿的信號。

而在老美的限制下,他們還是沒有改變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大疆仍舊在美市場上占據較高的份額,如商用無人機的市場上,大疆就在美市場上占據了70%的份額,可以說大疆的無人機在美國市場上就跟汽車一樣普遍。

就包括在過去的限制當中,大疆在2021年也只僅僅下降了0.7%的美市場份額。由此可見,美市場上暫時沒有能替代大疆無人機的產品出現。 當然,制裁無法生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大疆的——「我每一個拆開的零件都是自己生產的,就連底層的代碼都是自己的,你要從專利還是研究方法,都沒有辦法繞開我們。」

大概也正是因為這種無法替代和技術自己掌握的硬核「嘴臉」,才導致外媒認為美科技的制裁對于大疆無效,不得不從其他方面入手。 可,既然大疆都有如此硬氣的實力,他們怎麼能認為大疆會屈服這樣「專利陷阱」呢?對此,你們怎麼看待這個事情,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