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大飛機成美脫鉤的下個目標?美官員發出警告,外媒:來不及了

過人君 2023/04/13

我國科技發展史有許多逆風翻盤局!比如芯片領域,早期為彌補技術空白我國派科研人員到ASML拜訪,最后卻得到「給你們圖紙都造不出來」的嘲諷,不僅揭開了我們的遮羞布,同時也激發了國內科研人員的斗志。如今不僅國產 28nm DUV光刻機進入了最后的攻堅階段,高端蝕刻機、顯影機更是實現了自主可控。讓國人感到驕傲的是,相同的「翻盤局」也發生在國產大飛機上!

長期以來,在大飛機市場一直被法國空客、美國波音所壟斷,核心技術、產業鏈生態被西方國家嚴格把控。很長一段時間,飛機所用到的飛控技術、航空電源、復合材料、動力控制技術等被老美卡著脖子,我國不得不高價購買老美的大飛機,所以多年來中國航空領域一直有「8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的尷尬。

但經過幾代人的持續攻關、千億真金白銀的投入,千家供應商的共同進步,2018年國產C919完成首飛, 2021年開始交付, 2023年C919的訂單已經超過了1200架。

國產非「純國產」?

國產C919是我國首個擁有知識產權的大飛機,但在某些人眼里,這并非「純國產」,而且還受到了「組裝機」的質疑。通過網傳C919供應商的列表不難發現,似乎只有艙門、機身、機翼等「外殼」來自國內供應商,發動機、航空系統、飛行控制器等重要系統和核心零部件主要來自美國或美歐合資企業。

直觀上來講,C919許多核心零部件就像芯片產業鏈那樣,許多核心技術依賴于歐美,或許是為了想發揮老美在全球的震懾作用,據美媒《外交政策》發文表示,美官員提出的要求: 如果中方敢向俄方提供武器,就會「扼殺」中國飛機工業

在俄烏爭端中,中國一直沒有對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并且一直在努力叫停這場戰爭,希望雙方能以談判的方式解決雙方沖突。反倒老美在不斷提供武器和星鏈服務,挑動陣營對抗、加劇地緣沖突。這種強盜邏輯,無理由的要求,大多數人認為這明擺著沒事找事。但是一些媒體則認為,老美這種叫囂可能是有理由的,其目的就是讓大飛機成為老美對中國脫鉤的下一個目標。

外媒:來不及了!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老美想卡住我國大飛機的脖子,外媒則表示:來不及了,已經晚了!

首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期間,我國與空客再次簽訂了160架飛機的大訂單!不僅如此,空客還決定在天津建立第二條生產線,拓展A320系列飛機的總裝能力。重點在于這是一條整裝生產線,并非組裝生產線,直接使用空客的生產模式和管理模式。就像引入蘋果、特斯拉一樣,對「催熟」國產大飛機產業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吸引更多供應鏈企業關注中國市場,快速實現零部件的國產替代,還能給我國航空業培養大量制造人才。所以大飛機中國造趨勢已經形成,老美已無法阻擋。

其次,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作為一款大飛機,外殼與核心零部件同樣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了飛行時的穩定性,重量、效率等多種因素,畢竟大飛機對氣動布局的要求極為苛刻,其中所涉及的超算模型、風洞模擬、復合材料等,我國完全做到了自主可控。雖然國產C919許多核心系統及零部件來自歐美國家,實際上,國內許多核心零部件、系統供應商已經打入C919的制造過程,只是并沒有在供應商列表中體驗出來,畢竟低調、釜底抽薪一向是我們的行事風格。

比如中國商飛自主研發的飛控系統的核心部分,已經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的技術封鎖。我國自主研發的長江1000,報道稱已經在運20上進行掛飛試驗,而且我國還有推力高達35噸的長江2000發動,報道稱已經完成核心重要部件的測試。這意味著C919全部國產化只是早晚的問題。

其實自中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后,我國時時刻刻都在留意老美的舉動,并且在許多領域開始孵化自己的「備胎計劃」,老美發現時其實就已經晚了,比如美元,崩塌或許只是一瞬間!這一切,老美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