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從老美開啟「制裁中國芯」的計劃后,其身邊就多了幾個「小弟」,除了歐洲國家外,日、韓、印等國家也紛紛表態,自愿加入了「美方聯盟」。其中,在半導體領域擁有技術優勢的韓國,首當其沖,聯合歐美國家,對「中國芯」實施了圍追堵截。
但在任何行業,尤其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必定會遵循「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原則,老美修改芯片規則后,看似針對的是中企,但日、韓、歐、美企,勢必都會受到影響。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近日,韓國科技部公布了2月的半導體數據,相當于徹底不裝了。這份數據可以用四個字形容,慘不忍睹,韓國正逐漸失去其在半導體領域的主導權,強大如三星、SK海力士等,也無法力挽狂瀾,就連韓媒也感嘆,這是當「小弟」的結果,站隊老美并沒有給韓企帶來任何好處。
從數據來看,韓國2月ICT的出貨量為128.2億美元,同比暴跌32%。值得強調的是,這已經是韓國ICT行業連續8個月出現下滑,從去年7月份開始,韓國ICT行業就出現了衰敗跡象,頹勢難掩。
另外,韓國半導體出口也出現了41.5%的下滑,根據地區來看,中國市場的出口額降幅最高,達到了39.4%,緊隨其后的是越南、美國以及歐盟。客觀來說,中國市場減少對韓芯的進口,情有可原,但作為盟友,歐盟和美國也減少了對韓芯的進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中,美國出口額降幅達到了20.7%,而歐盟出口額降幅達到了23.5%。
據業內人士透露,受到韓國半導體產業低迷表現的影響,使得存儲器、OLED以及LCD顯示屏等出貨也出現了大幅下跌,基本上,和智能手機相關的核心零部件的出口額,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下跌。很顯然,韓國半導體企業業績下滑,和美打壓中企有很大的關聯。
在美的多輪制裁下,中企們徹底醒悟了,拋開所有幻想,聚焦科技研發。且「去美化」也成為整個中國產業共同的目標。當然,在「去美化」的同時,中企也有意降低對歐盟、日韓等企業的技術依賴,畢竟外企都是靠不住的。要想不被「卡脖」,就必須要靠自己,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手。
正因為看透了老美的野心,以及日韓企業的「狡猾」,中企已經孤注一擲,沒有任何退路。中國科技產業已經明確了,唯有走自主研發的道路,才能有獨立自主的一天,「示好」任何外企都是徒勞,有這個精力,有這個時間,還不如花在自主研發上。
事實上,韓國半導體企業走到今天這一步,同樣也是因為過于依賴美技術,沒有話語權,才會被美牽著鼻子走。所以說,「去美化」已經刻不容緩了,中企也好,韓企也好,如果不想繼續被美科技「霸凌」,只能埋頭苦干,堅持科技創新,加碼科技研發,才能有「出頭日」。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