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中國芯再傳捷報?全球頂尖7nm國產芯亮相?這都是真的嗎?

白昼之梦 2023/03/21

國人對芯片的期待值非常高,希望國產芯片能傳來更多的消息。正因如此,每當國產芯片有一些動靜的時候,往往會引起熱烈的討論,消息在不斷傳播中還存在曲解的意思。

消息真真假假,讓人摸不著頭腦,業內傳言的中國芯再傳捷報,全球頂尖7nm國產芯亮相,還有華為芯片堆疊突破7nm等等,這些消息都是真的嗎?

7nm是高端芯片的分水嶺,7nm及以下的5nm,3nm等芯片都屬于高端芯片范疇,目前只有台積電,三星這兩家公司能實現制造。

而7nm以上的14nm,28nm等等都屬于成熟芯片,是中芯國際布局的主要市場領域。如果中芯國際獲得EUV光刻機的支持,也有望實現7nm芯片制造。

可是由于ASML受到美國規則的限制,無法實現EUV光刻機自由出貨,所以中芯國際的生產重心一直是成熟芯片,對于7nm高端芯片制造僅限于研發。

然而業內頻繁傳出7nm突破的消息,某某國產廠商發布了7nm芯片,甚至在更好的芯片制程上取得突破。每隔一段時間幾乎都會傳出中國芯再傳捷報的消息,但這些消息有真有假,這都是真的嗎?以兩則消息為例,便能知曉一二。

消息一:7nm「龍鷹一號」芯片亮相。

在國產7nm芯片中,龍鷹一號可以說是較為矚目的一款,這是國內首款7nm車規級智能座艙芯片,在2021年12月份正式發布,并于2022年下半年量產。

到了2023年2月份,中國一汽官宣搭載龍鷹一號芯片,同時中國一汽會和咖通科技,芯擎科技展開合作,將要基于龍鷹一號打造智能座艙平台,應用于智能汽車領域。

需要知道的是,龍鷹一號是芯擎科技自主研發,對推動國產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等技術發展奠定夯實基礎。

從芯片本身來看,龍鷹一號并不簡單,集成了88億個晶體管,對軟硬件有很高的性能適配,擁有8核CPU,14核GPU等各項旗艦級配置,說是全球頂尖7nm國產芯也是有道理的。

這款芯片預計會在今年底搭載亮相至中國一汽車型,到時候廣大消費者有機會親身體驗。

對于7nm龍鷹一號芯片亮相的消息其實是真的,早在2021年6月份,芯擎科技就完成了龍鷹一號的流片,一直到現在,該款芯片依然處于國產車規級芯片領域的領先位置。若將來龍鷹一號實現普及,可以讓中國智能汽車對標國際先進產品,甚至是遙遙領先。

消息二:華為芯片堆疊突破7nm。

業內廣泛流傳的7nm芯片消息還有華為芯片堆疊技術,估計很多人都聽聞這一消息傳聞,認為可以把兩顆14nm芯片重新疊加組合變成一顆7nm芯片。

從2020年開始,這樣的消息傳聞就一直存在,在2023年3月份,業內又傳出華為芯片堆疊突破7nm的消息,一時間變得甚囂塵上。

華為對此消息已經辟謠了,屬于謠言。華為是否有研發芯片堆疊技術?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從研發的角度來看,華為的確有涉獵芯片堆疊技術。

在2019年10月30日就申請了一份名為「芯片堆疊封裝結構及其封裝方法、電子設備」的專利,在2022年5月6日得以公布。

這說明華為很早就在研究芯片堆疊,但真實情況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樣。華為郭平說過: 「華為可能會采用多核結構的芯片設計方案,來提高芯片性能。」

注意郭平的用詞是「多核結構」,這是運用軟件制程技術實現的多核架構,而不是兩顆芯片疊加在一起,實現更大的芯片突破。

如果兩顆14nm芯片疊加真的能實現7nm性能,那台積電也不用研發2nm芯片了,直接把兩顆4nm芯片疊加在一起就夠了,還能省下巨額研發費用。可台積電并沒有這麼做,可見這并不是理想的解決方案。

所以關于華為芯片堆疊突破7nm的消息屬于假消息,即便芯片堆疊技術真的存在,但也不像業內傳言的那麼離譜。

國人都期待中國芯片能頻繁傳來捷報,這樣就多了一份破局的希望。不過也得明白理想和現實的區別,能取得突破自然是好事,如果沒有也沒必要過度吹噓,盲目自嗨。

同時也得明白,國內的確有一些關于7nm芯片突破的事件,但也只是在設計層面的進步。制造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只有直面現實,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