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在美芯片法案之前對韓企有過松口。 那就是原本受限的半導體設備出貨到大陸市場上,限制范圍也包括外來投資的企業,如三星以及SK海力士。
不過基于美國半導體想要拉攏韓國半導體進入到四方技術聯盟,于是美國半導體公開承諾要給三星和SK海力士一年的豁免期。
在這個階段內,三星和SK海力士不受先進半導體設備出貨的影響。然而,松口并沒有多久,連一年的期限(今年10月)都沒有到, 美內部就傳來不考慮給三星和SK海力士下一年的豁免期。
而后三星和SK海力士高層緊急赴美商談,尋求下一個豁免期的機會。只不過美內部不愿意松口,還有意加深限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豁免期或將中斷,進一步影響到三星和SK海力士的擴產行動。
于是,在這個背景下,供應鏈傳來了新的消息,那就是SK海力士在大陸市場上修建的大連第二個3D NAND工廠將要推遲完工。 不僅如此,由于大陸市場上引進先進晶圓工具存在受限問題,SK海力士甚至有可能在設備搬入之前出售芯片工廠。
也就是說,如果美不松口下一年的豁免期,那麼韓企將會采用「下下策」,出售自己在大陸市場上的產能工廠。然而,對于外企這樣的下下策,外媒認為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因為他們定義三星和SK海力士已被大陸市場套牢了。
從市場產能的角度來說,確實如此。三星和SK海力士的生產大基地主要是放在了大陸市場上,而且大多都涉及到先進工藝產能。在這種在大陸市場上投入頗多,供應鏈較為完善的情況下,SK海力士打算撤走,相當于放棄了多年的努力,且短時間內他們還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合適的地區來放置這麼多的產能。
更何況,這兩家韓企在大陸市場上的份額很多,一旦撤離就要隨時擔心我們利用大陸市場上龐大的體量來進行反制。屆時,這兩家外企只能就目前情況雪上加霜,白白給自己另外的競爭對手當跳板,如典型的美光科技。
而從當下受限的情況來說,SK海力士在大陸市場上的工廠是一個燙手山芋。
因為受限的并不是SK海力士本身,而是在大陸市場上有擴產行為的SK海力士,哪怕是任何一個企業接手他們的產能,都需要受到先進半導體設備引進受限的問題,在這個情況下,燙手山芋很難被人接手。 當然,也不排除一個例外,那就是由美企接手,以當下美國半導體對美企出貨傾斜的心思來說,如果美企接手大機率會打破這個受限情況。
然而是美企接手的話,SK海力士大機率是不太愿意將工廠出售的。畢竟大陸市場上的份額是不能避免要考慮的問題,其次他們在受限的時候,美企不受限,這典型的美式標準SK海力士不太可能這麼輕易就吞下這口氣。所以,個人覺得如果到美企收購這一步,更是陷入到了一個僵局,不出售芯片廠也相當于被大陸市場上所套牢了。
總的分析下來,SK海力士考慮出售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韓企出貨基于萎靡的情況下,還要將整盤打亂重來不劃算。但就個人看來,SK海力士或許是就此事來試探我們的態度,要知道, 美國半導體曾提出過一個要求,那就是如果美光遭遇了大陸市場上的禁售,那麼禁止三星和SK海力士去填補空白的市場。在這個背景下,似乎決定權來到了我們手上。
那麼,你們認為我們會就SK海力士和美光之間做出一個什麼樣的選擇呢?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