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美國憑借著自己是芯片半導體領域的「發源地」,手握眾多核心技術專利,在全球范圍內收割著財富。像高通、谷歌、微軟、蘋果等巨頭企業,每年依靠技術專利就能躺賺。
但隨著時代洪流滾滾向前發展,中國快速崛起,甚至在某些領域走在了美國的前列,打破了美國廠商斂財的壟斷墻。
那一刻,美國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才把中國視為「假想敵」,甚至不擇手段打壓中國企業的發展。不管是當初的中興,還是今天的華為、大疆等國產廠商,都遭受過美國的打壓。
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在5G領域走在了美國的前列,麒麟芯片性能更是碾壓高通的驍龍芯片。
所以美國才會瘋狂打壓華為,要求台積電斷供華為麒麟芯片,禁止ASML出售高端光刻機到中國市場…… 種種手段之下,都透露出美國的狼子野心,想要置華為于死地。
然而,華為豈會如此認輸妥協,轉過身來全方位布局芯片半導體產業。就算海思來到了「無用武之地」,任正非依舊沒有放棄研發,而是把海思升級成一級部門。 同時還喊出了「南泥灣精神」,要把自力更生精神傳遞給每一位華為人!
華為的遭遇和應對手段,也喚醒了國內眾多廠商,更是告誡了美國,中國崛起已成不爭的事實!
首先,華為被打壓之后,讓所有國產廠商都明白了核心技術的重要性,不再迷戀于「造不如買,買不如租」,而是紛紛走上研發之路,開始搞技術創新。
其次,國內的芯片半導體產業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熱潮。從2019年至今,超過上萬家企業加入到芯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行業,就是為了群策群力打破西方的卡脖子難關。以至于國產芯片自給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最后國家也開始發力。就在前段時間,國資委也發出了最新表態:要加大力度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關鍵領域的科技投入。
這意味著什麼?以往都是幾家國內巨頭企業在自己喊著要搞自主研發,國家只是在背后給予相對應的紅利政策支持。 但今天國資委直接發聲,意味著未來會給予國產廠商更多的輔助。
再深入了解你會發現,我國這兩年在芯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領域的發展勢頭確實很猛!
中芯國際12英寸項目在建,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線項目在建,上海超硅生產研發及配套設施項目在建,和輝光電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在建,格科半導體12英寸CIS集成電路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在建……
也就是說,以往國家政策在后面推,今天直接站在台前發聲引領:務必要解決芯片被掐咽喉的難關!
而今天國資委的發聲也是恰到好處,畢竟給美國芯片巨頭和台積電、ASML等「美系廠商」來說,敲響了最后的警鐘!
由于我國一直以來在芯片半導體領域都過于依賴進口,以至于在高端芯片領域直接被美國卡住了脖子。 高端的EUV光刻機被ASML卡住,高端芯片代工被台積電斷供。所以我國今天能自主生產的僅有28nm的成熟工藝。
這也給了美國封鎖我們的大好時機,拜登推出各種「芯片規則」和「芯片法案」,就是為了徹底遏制中國的發展。
然而,面對今天中國下定決心搞研發,這些芯片巨頭也開始慌了。畢竟他們也不希望看到中國從昔日的合作伙伴,變成競爭對手,因為它們都知道中國有這個能力,從無到有,從落后到追趕,甚至最后走在他們的前列!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就為此發聲:美國放出520億補貼吸引芯片廠商到美建廠,認為通過砸錢的方式,就可以快速進入半導體市場,這想法太天真了!
也就是說,台積電今天也開始想明白了,自從站隊美國后,自己并沒有過得很好,反而眼睜睜看著中國廠商一步步突破封鎖,甚至開始減少對芯片進口的依賴,這對于「美系廠商」來說可不是好事!
畢竟在今天這個全球化時代,封鎖就是一把雙刃劍。美國不僅沒有遏制住中國的發展,反而加速了中國的研發。最重要的是美國把讓自家廠商吃不飽飯,甚至在掀起了一場科技行業的裁員潮!
回過頭來看,美國封鎖中國芯片半導體領域無疑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盡管事后拜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放出巨額補貼,高舉「高端制造業「回流計劃,但依舊是無濟于補。 正如外媒所說:一切都太遲了,中國進口芯片減少就是最好的證明!
總而言之,今天的美國封鎖手段越頻繁,越證明它已經沒有底牌了,已經來到了黔驢技窮的地步。
就像當初比爾蓋茨說的:美國封鎖中國芯片半導體領域,不僅起不了遏制的作用,反而會加速他們的研發,到時候吃虧的不僅是美國廠商,而是整個歐美市場。
這一點美國完全沒有意識到,或者說美高層完全不管這些芯片廠商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