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美企被調查,官方:「反擊」不成立,中國關鍵技術供應鏈或受損!

白昼之梦 2023/04/14

在網絡安全審查中,中國是首次對于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采取了行動,這個被點名的對象就是美光,在去年大陸市場上占據了11%的份額。 而對于這件事,美媒率先反咬一口,不僅如此就連我們自己人都先反咬了一口。皆認為,對美光的審查是我們的一種「反擊」。

美媒這麼說無可厚非,畢竟美光科技是美半導體的寵兒,美國的半導體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發展的不再少數,例如高通等企業,但中國審查并不從這些入手反而從一個寵兒入手,所以他們會有無端的猜測也能理解。但我們國內卻有多方也是如此認為,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間的科技博弈已經拉響了許久,再者美半導體也是在無端的壓制我們中企。 于是,他們覺得美光遭遇審查,是我們開始的反擊行動。

然而,官方卻再次強調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審查美光,是因為中國關鍵技術供應鏈或受損,為了保障我們基礎設施的安全,才會依法對美光進行審查。言下之意就是,所謂的反擊定義并不成立。

的確,其實分析下來所謂的「反擊」定義有些過于武斷了,要知道在存儲芯片產業中,并不只有美光,像是西部數據、英特爾等都是美國的企業,而且西部數據在大陸市場上的占比份額要比美光多一些, 真的要學「美國式安全」來拉響科技博弈,那麼沒有道理放過還排在前面的西部數據,專盯著美光。而且,如果是為了國內存儲芯片產業的發展,那麼就更輪不上美光了,三星、鎧俠以及SK海力士在國內市場上那是如火如荼。

當然,他們的行事風格倒沒有美光這麼離譜,畢竟三星和SK海力士對大陸市場相當看重,而不是和美光一樣「吃著大陸市場的飯,還要砸我們的鍋。」 只是,面對審查的時候美光并沒有叫冤,甚至也沒有如美媒一般反咬一口不接受調查,而是表示積極配合審查。由此可見,美光需要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也可以說明調查的起因并不是無端,很大可能是美光的產品真的踩到了大陸市場上的雷點,不然的話,以美光寵兒的身份早就扯起大旗耀武揚威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審查美光這件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中美之間科技博弈的一個「拐點」。

首先,如果美光確定違規,那麼國產的技術替代就將迫在眉睫。比起要如何在國內市場上拿下不少份額來說,國內企業最重要的是需要掌握核心的技術,因為如果沒有核心技術,那麼就算是官方出手他們也拿不穩這個市場份額。那麼在他們逐漸用核心技術說話之后,我們中國半導體在全球半導體上競爭的核心力也會加強,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博弈拐點。

其次,審查美企尤其是「首次」,這多少會讓美企在大陸市場上的行事穩妥一點,畢竟在別人的市場上混飯吃還是應該要聽話。最關鍵的是,這也能壓制一下美半導體的威風,畢竟在過去歷來都只有他們無端的對我們企業展開審查,甚至亂扣帽子。那麼展開對美光的審查,也是我們一種不懼的風范,或者換句話說我們已經有了一定話語權。

最后還是想說,寧愿相信這是一場錯誤,畢竟美光的產品一旦真的出現了違規,那就意味著「數據泄露」一事存在,這比起美光能不能繼續在大陸市場上生存要更加重要。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