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清醒了?美專家吐槽「芯片法案」加速中國芯片發展,后知后覺?

過人君 2023/05/07

眾所周知,為了全力打壓「中國芯」,拜登利用美國的「霸主」地位,一方面,修改芯片規則,頒布《芯片與科學法案》,限制芯片企業對中企的芯片供應。另一方面,對其他芯片相關企業施壓,使其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進行「二選一」。目的很明確,給中國科技一個「教訓」,徹底斷了中國科技產業崛起的念頭,維護住美芯的最后尊嚴。

客觀來說,「霸權主義」是行不通的,本就是一把「雙刃劍」稍不注意,就會惹「眾怒」,反而刺傷自己。經歷了3年多的打壓,老美的制裁最終還是變成了「笑話」。

近日, 據外媒報道,不少美專家突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吐槽「芯片法案」不僅沒能阻止「中國芯」的崛起,反而加速了中國芯片的發展,拜登淪為了「幫兇」。

這已經不是拜登第一次被批評了,比爾蓋茨早就說過了,對中企的打壓,反而會給中國科技敲響警鐘,迫使對方加快自研,且開始防范,這種做法是愚蠢的。這和「偷襲」前拿著喇叭大喊「我們要開打了」有啥區別?現在清醒是不是太晚了,確實有點后知后覺了。

關于美專家口中的《芯片法案》, 其主要內容就是拿出2800億美元,推動美半導體產業以及制造產業的發展。其中,520億美元將給芯片制造企業提供扶持。而申請了美半導體補貼的企業額,則不再允許在中國大陸擴建,為期10年。

很明顯,這個全新的法案內容,針對的對象很明確,就是為了限制中國科技企業。但在中國有這樣一句話,牽一發而動全身。畢竟硬幣是有兩面的,老美對中企的打壓,已經危害到全球芯片產業的利益,打破了整個行業的平衡,違背了全球一體化的原則,這相當于「砸」了別人的「飯碗」。

當危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不僅中企,其他芯片相關企業也不能忍,必定會引起反撲。以中國芯片企業來說,在美的刺激下,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為海思、上海微電子等等企業,都開始挑大梁了,加大科技研發投入,跟美芯搶時間,利用技術研發來強大自己。

短短3年多時間,「中國芯」就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不僅在國產光刻機方面取得了突破,還穩步提升了「中國芯」的自給率,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22年1月截止到2023年3月底,在短短15個月時間內,中企累計砍單的芯片進口數量,已經超過了1600億枚,平均每個月芯片進口量少了100億枚。

中企減少了芯片進口,美芯的出口量也將下滑,到頭來,老美的芯片法案,相當于「砸」了自家企業的「飯碗」,得不償失!值得強調的是,在美限制台積電在中國投資后,不少企業也開始加快「去美化」,看清了老美的「真面目」,很顯然,拜登這步棋走錯了,低估了中企的決心,以及高估了美芯的影響力和實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