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北斗助力俄羅斯解決燃眉之急,不怕美國搞小動作,中國科技有多強

白昼之梦 2023/02/22

北斗衛星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不北斗衛星再次創下新成績,證明中國科技發展之強,那麼北斗衛星到底有多牛,又解決了俄羅斯什麼問題呢?

北斗衛星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世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在2020年正式做到全球組網,在剛開始組網的時候,我們很多情況下都還看不到北斗的身影,在經過近3年的部署,我們打開一些導航軟件之后,能夠明確的看到,北斗衛星為您服務的字樣了。

可見這些年為了能夠逐漸替換掉GPS,中國也是用了不少的精力,而我們的目標,則是在2035年之前,建設的更加完善、泛在、融合且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

目前已經有137個國家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簽了合作協議,這就意味著,未來北斗在國際上的應用空間將能做到不斷的擴展,且影響力將會進一步提升。

北斗衛星整個系統是根據空間段、地面段以及用戶端三部分組成的,能夠給全球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且還具備著短報文通信能力。

其的測速精度達到了0.2米每秒,授時精度則為10納秒,整個建設原則,主要參照的是自主、開放、兼容、漸進,對我國來說意義重大,可以說滿足了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是深化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合作,所獲得的綜合應用效益,根本不是一句兩句就能涵蓋的。

這不北斗衛星這次在關鍵時刻,給了俄羅斯一波助攻,解決了俄羅斯的燃眉之急。

事實上,俄羅斯的航天技術并不差,也有屬于自己導航系統,格洛納斯,當時蘇聯就已經開始部署格洛納斯系統,如今由俄羅斯繼續執行這個計劃,一共有24顆衛星在正常工作當中,只是從目前來看,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北斗衛星有著很大的區別。

格洛納斯的衛星都是處于一種超期服役狀態,后續是否會突發狀況還不得而知,而這些年俄羅斯因為自身微電子行業的劣勢,沒有進行補充新的衛星,這就處于資源有限的狀況,為此就只能優先供應軍方使用,而做不到像北斗衛星那般免費提供使用。

為此在俄羅斯,給民用的大部分還依舊是GPS,還記得我國因為過分依賴他國的導航系統,發生了什麼嗎?

銀河號事件,被稱為新中國國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兒,當初因為美國的誣陷,還關閉了該地區的GPS定位系統,導致銀河號失聯了33天,也正是因為銀河號事件,讓我們認清楚,研發出屬于自己的定位系統那是迫在眉睫的事,為此也推動了北斗衛星導航的發展。

所謂居安思危,發奮圖強,93年銀河號事件之后,我國在94年,進行了北斗一號系統工程立項,組建了屬于我們自己的衛星團隊,全面展開研制工作,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我們之所以這麼著急的替代GPS,完全不是沒有原因的。

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味地依靠他國技術是不行的,李祖洪是北斗一號衛星的總指揮,他曾說過,巨人對我們技術封鎖,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為巨人,這句話放在哪里都非常適用。

而俄羅斯也在面臨這樣的困擾,雖然有著屬于自己的導航系統,卻又無法大面積推廣使用,可如今的國際局勢來看,美俄之間的關系,就明眼人都能夠看出問題了。

為此這讓俄羅斯的GPS市場變得極為不穩定起來,不確定因素實在是非常之大,畢竟美國已經不止一次干過,切斷GPS的事情了,由于GPS主要被俄羅斯用在民用,為此美國一旦做出切斷GPS的行為,也可能會影響到俄羅斯的民用飛機無法安全抵達目的地,俄方更是提前給航空公司打了招呼,讓做到丟失信號的準備。

而中國北斗衛星的成功全球組網,這讓俄羅斯看到了希望,也解決了一支懸在頭頂的那柄劍,為此俄羅斯航天航空公司,開始迅速升級設備,以保證能夠成功接收中國北斗系統導航的信號,這樣一來,俄羅斯就能夠通過北斗衛星,讓民用商得到保障。

并且中國的北斗衛星不論是在精準度還是技術上,都要比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更為領先,為此即使替換了GPS,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甚至在某些時候,比GPS還更加好用。

這下子俄羅斯可再也不用擔心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