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前段時間就傳出消息,美國為了徹底的打壓中國芯片產業,已經聯手日本、荷蘭了,對中國芯片產業進行封鎖
之后荷蘭針對DUV光刻機的出口,進行了說明,表明TWINSCAN NXT:2000i及之后的浸沒式光刻系統,已經不能出口到中國了,這就是一個表態。
而昨天,媒體報道稱,日本政府宣布,計劃限制23項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這項政策,可能會在7月施行。
這23種半導體設備3項清洗設備、11項薄膜沉積設備、1項熱處理設備、4項光刻設備、3項刻蝕設備、1項測試設備。
雖然日本政府稱,這些出口管制適用于所有地區,并不是針對任何一個國家,但很明顯,就是針對中國的,不用意外。
那麼問題來了,這23種半導體設備限制出口后,對中國芯片產業影響有多大?
這里就要提到這些半導體設備,主要用于什麼工藝的了,從媒體批露的設備性能參數等來看,主要針對的還是14nm以下的工藝,購買這些先進設備需要許可證。
至于14nm以上的工藝,暫時還不涉及,這些相對成熟工藝的設備,我們還是可以從日本買到的,不需要許可證。
所以,實話實說,對目前中國芯片產業的影響并不大,因為目前國內并沒有任何一家晶圓廠,能夠生產14nm以下工藝的芯片,都是以成熟工藝為主,所以目前影響不大。
不過我們都清楚,從全球的半導體設備市場來看,主要被美國(41.7%)、日本(31.1%)和荷蘭(18.8%)這三個國家所占據。
美國、日本、荷蘭都各有所強,日本主要在光刻設備、蝕刻設備、劃片設備、測試設備等領域是有有一定優勢的,且半導體材料全球領先,這一塊的整體實力并不比美國弱。
現在針對先進工藝,也就意味著接下來我們要發展先進工藝,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了,我們只能靠自己了。
還有值得警惕的是,雖然現在針對的是先進工藝,但萬一后續針對成熟工藝,也進行限制怎麼辦?所以我們也必須加快成熟制程產線的國產化進程,然后再向先進工藝進發,最終將關鍵技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任何美國盟友都靠不住,我們要有一個這樣的心理準備,才會真正不依賴任何人,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