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在過去這幾年,中美芯片之爭,影響相當大。
除了中美芯片企業壓力倍增,芯片相關的「外企們」,也陷入了困境,面臨著艱難的「二選一」難題。比如台積電、ASML公司等等。
事實上,台積電也好,ASML公司也好,在美制裁華為后,就很快表明了態度,不再繼續和華為合作,且斷供中企光刻機,很顯然,這兩家企業已經成為美「盟友」,選擇了中國的對立面。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還被拜登邀請,投資了400億美元,在美建立了工廠。
張忠謀之所以選擇赴美,多多少少是沖著拜登承諾的520億美元補貼而去,但事與愿違。拜登再次開出了「空頭支票」,在台積電申請美半導體補貼之前,放了大招,更改了申請限制,要求台積電等所謂的「外企」,必須要以核心技術、數據等作為交換,這就有點「霸王條款」的意思了。
而為了進一步限制中企獲得光刻機,降低「中國芯」的自給率,拜登還對ASML公司施壓,且更新了美芯片禁令,要求擴大ASML公司DUV光刻機對中企的供應范圍。要知道,在此之前,ASML公司已經無法向中企供應EUV光刻機等先進設備,如今又要擴大限制供應范圍,這不是「砸」人飯碗嗎?
在看清了老美的真面目后,台積電、ASML公司相當于徹底攤牌了,有了吃「回頭草」的打算。近日,台積電、ASML公司分別傳來了新消息,信息量有點大。
首先,台積電官宣3月營收財報,單月營收同比下跌15.4%,達到了1454.1億台幣,是過去3年最大跌幅,明明已經渡過了艱難的「口罩時期」,但台積電還沒有止跌跡象,這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或許正因為如此,台積電也宣布了最新決定,將在台本土擴產,且增加200億元投資,在南京建廠,與從同時,無法接受美「護欄條款」,明顯地,台積電意識到了,中國市場才是「大本營」。
其次,ASML公司遭遇重創,除了美要求ASML公司擴大對中企禁售光刻機范圍外,三星、台積電也決定不再采購28nm光刻機,縮減產能。ASML公司則公開表態,未來很長時間對中企的部分DUV光刻機供應不會受到美禁令影響。言外之意,ASML公司會找到繞開美禁令,且繼續向中企供應光刻機的方法,中國市場依然是ASML公司無法放棄的「大肥肉」。
台積電、ASML公司等企業的態度變化,也讓外媒坐不住了,不少外媒也有了,拜登對「中國芯」打壓反而是在給其做「嫁衣」的看法,在美的打壓下,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凸顯,似乎也并非壞事。
當然,無論台積電、ASML公司或其他外企,表達了強烈的繼續供貨給中企的愿望,中企也需要保持警惕,擁有危機意識,「買辦」思想已經徹底過時了,不能再繼續貪圖安逸了,唯有堅持自主研發和創新,才能闖出自己的天地!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