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發展本來就是開放的,我們一向堅持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因為大陸市場的發展潛力,全球很多知名企業都來此發展,當然也有離開的,這都屬于正常現象。
近期,很多外企負責人親自訪華,更是說明了大陸市場的活力依舊。蘋果CEO庫克就是其中之一,親自訪華說明對大陸市場的重要,但蘋果正式宣布,卻在加速外遷。
庫克回去后,蘋果陸續有多個動作,說明開始加速外遷。首先,和碩宣布在印度投資建設第二個代工廠,之前已經建成一個并已投入生產,如今計劃再擴大印度產能。
要知道,和碩可是蘋果第二大代工企業。第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也不例外,在此之前已經宣布在印度投資7億美元,也是要再建一個代工廠,提高iPhone的組裝產能。
代工廠積極在印度建廠,肯定已經獲得了蘋果的認可,說明了蘋果已經去意已決了。
不僅如此,據日媒消息,蘋果正在與相關供應商商談,在泰國組裝MacBook筆記本電腦,之前有供應商已在泰國生產蘋果手表。可見,蘋果外遷的決心和力度有多大。
其次,蘋果將首次在印度開設兩家蘋果零售店,庫克將到場參加開幕式,并且可能會見印度總理莫迪等高層決策者,表明蘋果將進一步深化在印度的iPhone制造計劃。
據相關統計,蘋果去年在印度組裝iPhone的比例已經提升到7%,計劃提高到25%。
再者,相關消息顯示,蘋果內部已經決定,接下來的新款旗艦手機iPhone15系列發布后,標準版型號將在印度生產,Pro、Plus、Pro Max型號依舊會在大陸工廠生產。
蘋果來大陸發展這麼多年,對其發展壯大至關重要,庫克為什麼會決定加速外遷呢?
第一,防范未來風險。如今的形勢,美方一直在推進脫鉤,蘋果作為美企自然會收到上邊外遷要求。再說,美方針對我們的華為好幾年了,蘋果當然擔心會受到影響。
要知道,蘋果供應鏈的48%在大陸地區,并且蘋果所有產品的90%在大陸生產。這讓庫克感到不安,據說早就制定了供應鏈備份計劃,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第二,爭取更大利潤。蘋果代工廠富士康來大陸建廠,主要是大陸擁有較多高素質且廉價的勞動力。然而,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員工的工資待遇也在不斷地上漲。
這自然導致蘋果的成本增加,然而蘋果一向追求極致利潤,自然會尋求其他的地區。
如今,印度、越南等地就像我們改革開放之初,勞動力相對更加廉價。據說,富士康印度的普通員工月薪才900元左右,如此巨大的差距自然會吸引蘋果向外遷移了。
因此,近日有消息顯示,富士康不再大規模招工了,并且原來富士康周邊的繁榮變得冷清了。其實不斷悲觀,這也是向高層次發展的必然過程,我們應適應這個現象。
當然這會影響一些人就業,不過我們市場很大,應該想法提升實力,尋求其他工作。
第三,開拓印度市場。大陸的市場雖然很大,但我們的手機品牌也較多,像華為、小米、OPPO、vivo等,自然競爭也很激烈,蘋果想要繼續擴大份額已經不太容易。
而印度市場的潛力開始顯現 ,蘋果之前沒有在此發力,所以開始開拓印度市場,在印度開設蘋果零售店。蘋果決定在印度生產iPhone15的標準版,應該有也此考慮。
目前的印度,蘋果需要靠標準版來打開市場,在印度生產自然進一步降低手機成本。
而把高端機型放在大陸生產,自然是大陸方面代工水平更高,能夠保證手機品質。關鍵是,要留住大陸的客戶,他們購買的層次較高,如果印度生產,自然就會嫌棄。
高端機型在大陸生產,避免客戶產生負面情緒而影響銷售。低端機型在印度生產,降價成本爭取印度客戶,庫克算盤打得很響。對此外媒表示:庫克果然是只老狐貍!
對于蘋果外遷,不必太在意,搬離沒那麼容易。據相關統計,需要10年以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