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華為鴻蒙成功破圈,外媒:2027年或「歸零」!為什麼?

過人君 2023/04/11

在谷歌、蘋果浸淫多年的手機操作系統市場,很少企業可以打破這種市場格局,雖然曾經微軟、黑莓等想從中分一杯羹,到頭來卻紛紛黯然離場,主流操作系統只剩下了安卓、IOS。

不過在老美的「助攻」下,這一解決算上徹底被打破。「實體清單」之下,華為針對物聯網時代所打造的鴻蒙操作系統從備胎轉正,開始對手機系統進行適配。

不少人認為鴻蒙會步微軟等企業的后塵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在國內專家、央媒的呼吁之下,在國內用戶、企業及華為團隊的努力之下,鴻蒙已經從1.0、2.0來到了3.0,裝機量已經突破了3.2億之多,業內普遍認為,華為鴻蒙已經成功破圈,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

當鴻蒙欣欣向榮,有些人卻衣冠楚楚、道貌岸然!

外媒:2027年或「歸零」

據海外媒體報道,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做了分析,認為鴻蒙雖然當下用戶量已經占2%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系統,但鴻蒙長期生存的希望并不大, 預計2027年用戶量將「歸零」!

針對這一預測,有網友認為這是胡扯;有網友認為這種判斷并非空穴來風!為什麼海外機構卻做出這樣的分析呢?

首先,操作系統的研發并不難,難的是生態。Windowsphone、BlackBerry OS失敗的原因已經告訴了我們,生態體系才是護城河。縱觀市場,安卓市場APP數量大約為500萬款,IOS市場APP也是500萬款左右,鴻蒙呢?

華為有自己的HMS應用生態,據悉HMS應用數量大約有17萬多個,基本能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需求。但這部分APP大部分是兼容安卓,鴻蒙專屬生態非常薄弱,僅有數百個,而且有些APP功能還不健全。言外之意,鴻蒙與其他成功的操作系統比較,并非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

其次,操作系統市場往往是贏者通吃。PC市場,如果MACOS系統不是封閉,Windows很快會蠶食蘋果的市場份額。手機市場,如果IOS是開放系統,IOS會很快蠶食掉安卓的市場份額。安卓起初并非好用,而是沒得用,如今已發展到了第十三代,生態已經非常繁榮。許多開發商為實現資金快速回籠,只會針對IOS、安卓進行開發,PC版本都懶得開發,更何況市場份額僅有個位數的系統。

另外,此前媒體報道,老美正在計劃全面斷供華為,包括常規的4G芯片、WiFi芯片等,如果這項計劃落地,華為手機業務很可能會化為泡影,那鴻蒙手機系統的希望可就渺茫了。Strategy Analytics的預測,或許就是建立在這條信息的基礎上。

外企想簡單了

不過筆者看來,Strategy Analytics的預測并不嚴謹,許多因素沒有考慮進去!

首先,鴻蒙或許是唯一一款架構領先同行的操作系統,相較于安卓、IOS,鴻蒙不僅可用在手機市場,還可適用于PC、平板 、機車、可穿戴設備等,鴻蒙主打的「萬物互聯」,而且華為還將鴻蒙核心代碼貢獻了出來,海內外企業都可以接入,尤其在智能汽車市場,許多使用過鴻蒙系統的用戶給與了較高的評價。

其次,華為正在改善手機芯片供應鏈,還帶來了芯片堆疊技術,光量子芯片等技術,老美如果全面斷供,短期內確實對華為出貨量有一定影響,但華為、國內相關企業不會坐以待斃,而且國產DUV光刻機已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台積電就是通過這種光刻機多次曝光后拿到了7nm芯片,當手機芯片性能過剩,使用體驗不亞于安卓、IOS的鴻蒙,很可能會迎來轉機。

另外,「友商」寧愿自主研發操作系統也不愿意采用鴻蒙,根本原因就在于核心技術受制于美國,尤其是芯片。如果國產高端芯片一旦自主可控,也就是國產操作系統全面崛起的時候。而當下傳統工藝已經逼近物理極限,央媒報道稱2023年國產光子芯片將實現量產,其低功耗、高性能的絕對領先優勢,很可能就是一個契機:國產芯片、操作系統彎道超車的契機。

因為鴻蒙不僅僅是一款操作系統,更是獨立自主、打破西方封鎖的象征!尤其當中西科技競爭成為一種常態,我國還有14億人口的優勢,相信國產系統未來是可期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