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4座工廠!42萬片產能!超74億元的光刻機,中芯國際「先行一步」

過人君 2023/02/09

美在芯片方面動作頻頻,不僅要求美半導體企業沒有許可新的許可,不能自由出貨,還聯合日荷限制半導體設備出貨。

但遺憾的是,中芯國際已先行一步了。

據悉,全球缺芯后,中芯國際積極擴大芯片產能,將焦點放在更緊缺、更實用的28nm等工藝上。

中芯國際先后三次擴大28nm等芯片產能,預計未來產能將會達到34萬片/月。中芯國際還計劃在天津建廠,預計投資75億美元,預計產能是10萬片/月。

另外,中芯國際早就與ASML簽訂了價值11億美元光刻機協議,隨后還提升了資本開支,從50億美元提升到66億美元。

這意味著中芯未來幾年內將會新增超42萬片產能,并擁有足夠的設備保證這些產能。

最主要的是,ASML明確表示美日荷協會不會影響2023年營收,目前還能夠繼續出貨,這意味著預付訂單也將不受影響。

于是就有外媒表示中芯國際這是先行一步,美日荷協議落地也將大打折扣。

因為中芯國際已經先行一步了,不僅新建了4座工廠,還拿出近400億元購買先進設備,僅光刻機訂單就超過了74億元。

當然,中芯國際能夠先下手為強,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首先是中芯國際看準了時機,在全球缺芯的情況下,率先擴大了28nm等芯片產能,瞄準了新能源汽車、物聯網設備等領域。

台積電魏哲家都表示,新能源汽車給成熟工藝等芯片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這個機遇比智慧型手機帶來的機遇還要大。

因為28nm等芯片則滿足廠商對性能、成本等多方面的要求。

另外,全球七成以上的芯片需求,基本上都是28nm等以上工藝,所以台積電也在積極擴大成熟工藝的產能,并計劃在日本建設第二座晶圓工廠。

其次,中芯國際在技術方面不斷突破,早就量產了華為麒麟710A芯片,采用的就是14nm工藝。

目前,中芯國際已經將重心放在了28nm等工藝擴產方面,并表示28nm等芯片的風險進一步降低。

再加上,上海微電子28nm精度光刻機已經通過技術認證,并在光源技術方面與英諾激光展開合作。

即便是美日荷限制半導體設備出貨等,但中芯國際已經先行一步了,擴產、購買先進設備都是先行一步,其將資本開支從50億美元提升到66億美元就是證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