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技術進步迅速,尤其是在電子芯片領域,更是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也開始研究芯片,但因為起步太晚,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并沒有超過美國,所以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的芯片技術也一直在受到美國的打壓。
美國甚至不遺余力地扣押了孟晚舟,以此來壓制我們的發展速度,就是為了阻斷我國手機研究的步伐。這樣的行為很讓人憤怒,但也說明了美國是多麼地噁心人。美國商業部在三月二十一日,忽然下令所有主要的芯片生產商,停止對我們的量子芯片出口,這是美國政府的決定。
這一點讓我們很難接受,但也正因為如此,美國才會在2022年推出「芯片+」計劃,并且將矛頭對準了中國,除此之外,美國還讓我們增加美債的增持,甚至還派了一位商務部部長來中國訪問。
美國這莫名其妙的舉動,讓所有人都看不懂,同時也讓大家有著很大的疑問,什麼是量子芯片?美國想要敲詐中國,讓我們買更多的債務,因此他們的商務部部長,居然不允許任何一家芯片公司,對我們的國家進行任何形式的出口。
量子芯片是一種新型的,擁有高運算速度、高保密性的半導體技術,在加密、通訊、人工智能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經過十多年的研發,國內已經研發出了第十二代的量子芯片,郭國平教授,在一篇論文中,介紹了這種新技術,可以看出,華夏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但距離美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美國擔心向中國出口這種先進的、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的量子芯片技術,會影響他們國家的安全。因此,美國政府拒絕向我國出售量子芯片,并且搬出了禁止口令。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既能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又能維護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但也會給其帶來一些不利的后果。
首先,對量子芯片的禁令將會阻礙美國企業同中國進行商業合作,從而給美國的出口額和工作崗位帶來負面的沖擊,其次它還會促使中國尋求其它能夠加快中國本地科學與技術發展的方法。
這就要求美國政府既要維護自己的國家安全,又要從長期的角度來看,要有一個更為綜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這是在美國政府為遏制中國經濟增長而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中完成的。在這些措施中,中國提高了對美債的持有量。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經濟在三年的疫情中遭受了很大的打擊。美國為了開源節流,希望我國可以多購買一些他們的國債。
目前,我們所持有的美國公債超過八千五百億,約為美國公債總額的百分之三。在美國經濟衰退的時候,美國的商業部,要求我們多買一些美國的債券,但我們拒絕了,這讓美國非常的憤怒,所以我們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不允許任何一家芯片公司,向外出售我們的產品。
我們國家當然不會同意美國的這個提議,因為美國國家認為,我們國家不但不能得到美國的信片,還必須要買美國的債券,才能緩解我們國家的金融危機,為此,美國政府派了一位外交部部長前來與我們國家進行談判,耶倫也準備前往我們國家進行訪問。
所以,耶倫會如何表現出自己的誠意呢?首先,我們要澄清一件事,美國這位主管經貿的官員,這次訪問中國,最主要的目的,自然就是要幫助美國解決經濟的問題。
經濟方面,美債到期,馬上就要到期了,即將違約,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上調美債上限,然后再找資金來買單,但是作為世界上除了美國,經濟最厲害的國家,我國卻再次向外出售美債。
所以耶倫一旦訪問中國,就必須要中國增加美債的數量,而耶倫在議會上否決了「提前還款」的提議,并且聲稱不會使「中國獲益」,這種情況下,就算耶倫真的訪問了中國,雙方也很難取得什麼實質性的一致。
就貿易而言,美國也需要中國幫助,美債違約的背后,是建立在美國經濟衰退的基礎上,尤其是美國的通貨膨脹,更是如此,要抑制通貨膨脹,美國不僅要提高利率,還要確保供給的充分,而這一點只有像中國那樣的大型制造企業才能做到,然而美國商務部卻在一層又一層地加大了對中國產品的限制,從技術上的安排來看,明顯是要把中國壓到產業鏈的最底層。
因此,目前中美兩國的矛盾,是一環連一環,但最主要的邏輯卻不會改變,美國想要壓制中國不斷壯大的經濟力量,因此,從最初對中國產品的限制,到之后對中國科技的發展的打壓,都是以此為基礎的。
而且,我們必須清楚,美國高級官員訪問中國,不管是放寬關稅,或者是承諾美債,美國要把中國從世界經濟貿易舞台上趕走的最終目的,都是不會有變化的。
從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美國政府的自大與偏執,他們一邊對中國進行打壓與打壓,一邊又向中國求援,美國想讓中國實行「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一邊對中國的芯片工業進行打壓,同時又想讓中國增加美國的債券。
在兩國對峙的時候,美國想要遏制中國的發展,這樣才能保證美國的統治,但實際上,美國還是太高看自己了,美國根本無法阻擋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