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的芯片進口量下滑了26.5%,芯片進口額跌幅更大,芯片進口額下跌30.5%,中國的芯片進口量較2022年的15%進一步擴大,這已導致全球芯片市場全面崩盤。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進口國,中國的芯片進口量加速下跌,對全球芯片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的芯片進口量較去年的跌幅擴大,更進一步加劇了芯片供給過剩的問題,促使芯片價格急跌。
這種影響其實在2022年Q4的時候就已有所體現,2022年Q4全球存儲芯片價格急跌,導致美光、SK海力士和三星的芯片銷售額大跌,近期分析機構預計今年一季度存儲芯片價格跌幅進一步擴大,預計美光、SK海力士的一季度銷售額跌幅擴大至五成,三星的芯片銷售額跌幅為15%。
此外分析機構預計Intel、NVIDIA、德州儀器、高通等多家美國芯片企業今年一季度的銷售額分別下跌40%、22%、11%、18%,跌幅同樣出現擴大,可以說全球芯片行業這次是真的崩盤了。
美國芯片是台積電的最大客戶,為台積電貢獻了近七成的收入,隨著美國芯片陷入衰退,分析機構認為台積電今年一季度的收入也將下跌3%,相比2022年Q4增長27%可謂急轉直下,全球芯片行業因此遭受重大打擊。
美國在2019年修改了芯片規則,引發了全球芯片供應的恐慌,全球諸多企業紛紛囤積芯片,芯片價格急漲,部分芯片價格一度上漲百倍,美國芯片行業享受了2年的好時光,業績大增。
然而這種人為造成的芯片供應短缺并不持久,畢竟諸多行業對芯片的需求其實并未增加,甚至還在減少,全球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連年下跌,到了2022年上半年PC、電視、汽車的銷量也開始下跌,芯片需求減少已是必然。
此時本應是全球各國攜手共渡難關的時候,然而美國卻進一步加強了芯片限制,導致美國射頻、模擬芯片行業率先出現庫存問題,它們被迫降價九成拋售;2022年二季度NVIDIA的凈利潤下跌六成,NVIDIA為了繞開美國的芯片規則,為中國市場定制了GPU芯片A800,希望確保從中國市場獲得收入;2022年四季度美光、Intel都出現了虧損,不得不大舉裁員。
面對美國芯片行業的窘境,美國卻依然固執己見,在今年初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芯片供應限制,近期還傳出美國將停止對一家中國科技企業供應4G芯片、WiFi芯片等,一意孤行的結果就是如今的芯片崩盤。
在美國不斷加強芯片限制的時候,中國芯片卻在加速發展,中國在射頻、模擬、GPU芯片方面打破了空白,推動中國芯片的自給率提升至三成以上,中國的芯片自給率快速上漲凸顯出美國的做法并未取得效果。
如今全球芯片市場的如此局面頗為詭異,一面是美國不讓美國芯片給中國市場供應芯片,一面是全球芯片供給過剩非常嚴重,而美國芯片企業為了求生存努力尋求向中國出售芯片的途徑,美國這是要將美國芯片往死里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