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自研指令集的國產CPU,優點是獨立自主,缺點也很明顯

白昼之梦 2023/04/14

眾所周知,目前6大國產CPU,有三條路線,分別是自研指令集的龍芯、申威;還有使用ARM的華為鯤鵬、飛騰;使用X86的兆芯、海光。

很多人表示,自研指令集的國產CPU最牛,真正實現了獨立自主,不再被任何指令集卡脖子,最值得我們支持。

當然,說真的,按照機構的數據,目前在中國市場,intel+AMD的X86芯片至少占了國內PC市場90%以上的份額,國產CPU究竟是什麼路線,真的并不重要,因為現在還太弱小了。

用偉人的說法,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現在啥都沒有,還處于起步階段,就開始先否定某一種技術,肯定不妥的。

在目前,我們應該是不否定任何一種發展模式,不浪費任何一個發展機會,先努力發展,等發展起來后,我們再來看看哪一種路線更適合之類的。

考慮到很多人,總覺得自研指令集最牛,所以我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自研指令集的缺點。我不什對任何國產CPU,只是就事論事,大家如果不認同,就當我沒說。

前面已經提到過,國內走自研指令集路線的只有兩大CPU,分別是龍芯、申威。

申威最開始的的Alpha架構來源于DEC公司,不是主流架構,後來申威又自研了SW-64指令集,但是申威專注在超算、軍工等特種領域,也不適合普通商用,所以我們不多提。

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龍芯,龍芯基于MIPS授權,後來又研發了LoongISA指令系統。後來龍芯自研了LoongArch指令集,相當于與MIPS指令集沒有了關系。而從龍芯3A5000系列開始,全面切換成自研的LoongArch了。

「自研」路線的優勢在于自主可控,所以龍芯現在完全不用擔心MIPS指令集作妖,也不用擔心誰在指令集上卡脖子。

但缺點是什麼?那就是在產品性能和商業生態上的補課難度非常大,遠大于使用ARM指令集和使用X86指令集。

龍芯要想發展,既要解決性能問題,還需要一點點建立商業生態。

先說性能問題,不像X86、ARM有一些現成的架構,龍芯全部要自研,最新的龍芯3A5000系列,與intel/AMD相比,性能其實至少有5年以上的差距。

除了性能差距外,生態建設也是一個問題。龍芯的LoongArch指令集,需要龍芯慢慢的擴展軟硬件的兼容性,不像ARM、X86一樣,有現成的生態可以借用。

而生態是決定用戶使用還是不使用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龍芯要想獲得普通消費者認可,在生態方面,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同時性能與生態又是相輔相成的,性能不足會拖累商業生態的形成,而商業生態欠缺又反過來降低技術投入,影響性能提升。這是國產CPU自研指令集而不得不承受的兩難。

但正如前面所言,目前大家都是起步,與intel+AMD相比,都不值一提,所以什麼路線不路線都不重要,先發展起來,抓到老鼠再說。


用戶評論